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17日報道
昨晚嵐圖技術分享會,內容還是很炸裂的。核心是嵐圖發布「天元智架」技術戰略,注意這里的架不是錯別字,是架構的意思。
歸納總結一句話就是嵐圖的新汽車戰略,用革新技術應用描繪出“下一代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全貌。
整個發布會的信息密度巨大,我給大家捋一捋核心焦點:
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卷”已經是過去式;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主動底盤是進入下場智能汽車決賽圈的3張入場券。
為了便于理解,嵐圖將技術矩陣進行了分類,「天元智架」可以分化為:嵐圖青云L3級智能安全行駛平臺+ 鯤鵬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兩部分組成。
青云L3平臺可以看作是車輛自身為L3級自動駕駛做實的技術基座,例如分布式電機,可以對車輛驅動性能帶來更靈活精準的控制,試驗車裝備有四枚軸向磁通電機
磁通電機是新電機形態,體積大大減小。
打個比喻,磁通電機形狀類似于月餅,而傳統電機物理形態更類似于裝月餅的月餅盒。雖然是期貨,但嵐圖是國內第一提出軸向磁通電機上車的廠商。
做小有什么優勢呢?
除了輕量化,更好的進行底盤布置之外,能讓四輪轉向與四電機共存。
做小并不影響性能,電機扭矩680N·m性能強大
裝備四只軸向磁通電機的嵐圖夢想家(參數丨圖片)測試車,輕松爬上了60%坡度,甚至可以在坡中停車,二次發力。
除了大力出奇跡,更重要的是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對于四只車輪的精準電控,不打滑的大扭矩才是好動力。
此外,嵐圖對外展示了線控轉向、線控剎車、以及主動底盤技術,能夠看到國內高端電動車都在積極朝著線控和主動底盤方向卷。
我更關注的是智能主動底盤所呈現全域融合后的新玩法,智駕系統的感知模塊如果將信息流與主動底盤打通,將會帶來更多玩法。
例如華為全向防碰撞系統CAS3.0。
當車輛判斷側向、后向有車輛快速臨近預發生碰撞時,會主動抬起相應車身側,用車身最硬的鋼梁對抗,同時也能夠提示車內乘員做出姿態調整。
感知模塊發現前方有超高障礙物,有與底盤發生剮蹭的風險,不僅僅能抬高底盤,甚至甚至可以跳起來,我特意放慢了視頻觀察,是四只車輪同時離地,這2秒畫面,算是把主動底盤的形態給大家講清楚了。
「天元智架」的第二大模塊是:鯤鵬智駕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
這就有點展望的意思了,首先是硬件升級,超700線數的激光雷達已經跟主流192線不在一個數量級,探測出物體的點云成型更立體、分辨率更清晰
超1000TOPS的雙旗艦芯片,要注意嵐圖可是應用華為干昆智駕解決方案。
預示著華為MDC芯片也能緊追英偉達下一代智駕芯片Thor的性能。
軟件層面則是端到端大模型升級,方向也是業內主流變化,加入了視覺語言大模型。
更能看懂真實環境下的情形,智駕的思維能力更強,以上所有技術都處于研發成果階段,量產車應用尚需時日,嵐圖的目的是為大家展示下一代新汽車的模樣,看清行業目標方向。
最后落地到產品放出兩個預告:
·全尺寸六座SUV代號“泰山”,也就是嵐圖的L9 M9也在路上了
·而且全新改款嵐圖FREE將在下周上海車展正式亮相
最大變化就是智駕模塊從原先的百度apollo換上了華為方案,推測內飾也會大變樣,舍棄沉降瀑布屏,換上與知音相類似的設計。
總結一下,嵐圖的技術發布會,完整呈現了下一代智能汽車的形態,線控底盤、主動底盤、電機技術全盤革新。
車輛的域控制從分布式轉化為全域融合的中央域控,將各大模塊性能進行聯動從而誕生更多可能,目的呢,就是讓車輛更智能,更懂這個世界,也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