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百度回到香港二次上市之后,第一次發布了財報的情況。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1億元,同比增長25%,創兩年以來最高增速,超過分析師預估;凈利潤43億元,再超市場預期。18號晚上,百度在美股的盤前股價已經拉升了3%。
值得注意的是,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70%,連續三個季度保持提速增長,AI創新業務成為拉動百度核心營收增長的重要支點。這其中,就有百度Apollo的貢獻。
自2019年百度Apollo開啟商業化元年之后,這兩年的商業變現不斷提速。
而2021年第一季度的這份成績單,透露出了百度Apollo三大業務體系(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汽車智能化)的商業化布局和前景。
隨著百度Apollo商業化趨勢的清晰,以及變現進入快車道,在資本市場,百度正成為不少著名投資機構青睞的“香餑餑”。
一個重要信號
在這份財報中,百度Apollo被列在了非常重要的板塊中進行信息披露。
這個安排,釋放出一個信號:
在百度布局自動駕駛8年,Apollo計劃發布4周年,商業化開啟2年之后,百度Apollo的商業化,開始進入加速增長和規模化變現的新階段。
實際上,2018年二季度財報發布時,百度掌舵者李彥宏就曾經說過:
無論是Apollo還是DuerOS,現在都處于早期積累階段,未來幾個季度都不會產生實質營收貢獻。但Apollo發展得好,變現并不是什么大挑戰。
2021年一季報的數據來看,市場應該要重視百度Apollo這塊業務厚積薄發的力量了。
確實,從技術積累來看,百度Apollo在全球范圍內都數一數二。
4月底,全球領先的公共及商業咨詢公司Guidehouse發布的最新自動駕駛競爭力榜單顯示,百度連續兩年穩居國際自動駕駛“領導者”陣營,并且是領導者行列唯一上榜的中國玩家。
此前,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向百度頒發開放道路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百度是首家同時獲得中美此類許可的公司。
百度自動駕駛“共享無人車”出行在五一期間在北京的試點運行,打響了第一槍,是全球唯二的實現了完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在自動駕駛領域,種種跡象表明,百度Apollo將保持先發優勢。
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上傳遞出來的信息是,高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后續加大了在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中的布局,而百度預計未來3-5年,搭載公司自動駕駛的產品達100萬臺。
0到100萬是最難的,但之后的量級提升,比如從100萬到1000萬,預計將更快。
商業化更可期
實際上,Apollo車部分收入首度列入財報,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水面之下,其實藏著更大的期待,是百度Apollo更大的商業化棋盤。
這份期待,不僅涉及到自動駕駛,還有汽車智能化、智能交通等,打開了一種全面開花結果的局面。
- 棋盤一. 10億訂單背后上千億規模的智能交通
賽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百度城市智能交通、車路協同全年市場最終用戶訂單業績10億元,成為國內城市智能交通領域Top5中唯一的互聯網企業。
2021年以來,百度Apollo也是頻頻中標。比如3月17日,重慶永川區對外公示,百度Apollo此次中標的項目金額是5280萬元,而且是唯一的采購供應商。
超過10億以上訂單的背后,不僅是百度全國首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智能交通引擎”在國內近二十個城市開展落地實踐,更是百度對“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的不斷探索。
在一個城市里,就像電信行業有運營商一樣,數字城市未來也將誕生運營商的角色,城市數字建設技術已經成熟,但運營技術還沒有開始。成為智能交通運營商,是百度智能交通鎖定的目標,也是契機。
百度對未來城市交通發展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是,政府未來對交通購買服務的需求或者支付方式,會變成一個云服務或以訂閱付費方式呈現。
對百度而言,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有千億級的空間,而且利國利民,具有創新意義。
- 棋盤二. 汽車智能化迎來量產高峰
而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百度Apollo已推出包括智艙、智云、智駕、智圖四大系列的智車產品全景,以軟硬配套、樂高式、領先一代的整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國車企“智”造頂尖智能汽車。
這是一個更加面對企業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大量車企。比如Apollo智艙,與超過70+車企超過600款車型展開合作,已實現超過100萬臺的小度車載OS前裝量產搭載,在2020年智能新車市場占比第一。
對百度而言,這同樣是一個市場規模在千億級的商業化空間。
- 棋盤三. 自動駕駛,商業化加速
2021年五一期間,百度Apollo共享無人車在北京首鋼園無人化開放運營,公眾通過百度Apollo GO App約車,4天累計848單,乘客1500人次,充分體現了外界對百度Apollo無人駕駛Robotaxi的認可,也標志著無人駕駛商業化進入全新階段。
也在這個時間節點,原首汽約車CEO魏東正式加盟百度,擔任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副總裁、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首席安全運營官,后續魏東將牽頭百度Apollo共享無人車的商業運營。
無論是試點效果,還是新高管的加持,百度共享無人車的模式,未來有望在更多城市落地。
按百度Apollo的計劃,未來三年內,在30個城市部署3000輛無人車,為300萬用戶提供服務。消費者端收費的模式,或由此撕開了一個口子。
此外,Apollo自動駕駛ANP/AVP(高階智能駕駛/自主泊車),可以給任何主機廠商賦能合作,提供技術能力,與整車主機廠商的合作空間,也非常大。據了解,2021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將迎來量產高峰,每月會有一款新車上市。
百度Apollo商業化的不斷推進,也讓敏感的資本市場,嗅到了上升空間,對Apollo估值和百度估值都將得到正向的價值提升。
“勢”不可擋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每一個崛起的科技力量和商業形態背后,都有“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勢。
風口,也從來不是追出來的,而是養精蓄銳,等風來,順勢而為。
據國家發改委預計,2025年中國的智能汽車滲透率達82%,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2030年將達到95%,約為38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中國將在2020至2025年間實現低速駕駛和停車場景下的自動駕駛;2025-2030年間實現更多復雜場景下的自動駕駛。2035年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
此外,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未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2300億美元,合約1.5萬億人民幣。
據灼識咨詢報告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共享無人車服務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2240億美元,Apollo的共享無人車服務也將迎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
對百度Apollo而言,這就是時代賦予的大趨勢!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等都被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也為百度Apollo勾畫了一幅“十四五”的藍圖。
當然,這個藍圖的底色,是百度用了8年多時間在智能交通、智能駕駛等領域,一筆筆濃墨重彩畫就的。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百度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投入了200億。最近10年,百度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更是超過1000億元。前期經歷大手筆投入,如今,百度Apollo終于開始展示自己的價值了。
進入2021年,在國家新基建等政策影響下,百度Apollo作為全球智能駕駛領域名列前茅的第一集團軍,其頭雁的價值更加凸顯,這股勁頭勢不可擋。
雨果說:“已經創造出來的東西,比起有待創造的東西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百度Apollo所處的賽道,正是有待創造的“東西”,這個“東西”,有可能完全突破我們的想象力。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百度在AI技術領域投資長達十年之久,推動營銷云、企業云、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智能助手以及AI芯片等多個行業的創新。隨著AI推動技術發展進入新階段,眾多前百度員工重新回歸,百度同學正滿懷激情地致力于智能計算,踐行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的使命。”
而百度Apollo商業化收入的增長,對“AI第一股”百度的估值影響有產生不斷加固的護城河效應,這讓全球頂尖投行和資本對百度的興趣越來越高。
此前,瑞穗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將百度自動駕駛業務估值提高了一倍,從200億美元上調至400億美元。中金分析師在其研報中稱,長期來看,Apollo有望接棒下一級業績增長動力引擎。“基于領先的自動駕駛積累和布局,Apollo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受益于國內的智能駕駛浪潮,并迎來商業化加速。”中金甚至對Apollo給出了539億美元的估值。
以看未來10年的眼光,看當下的發展和戰略選擇,順勢而為,成就偉大的企業。百度Apollo對百度而言,也許就是那樣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