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寅(區派石公村第一書記)
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石公村區派第一書記沈寅,自掛職以來,緊緊圍繞石公村發展目標,主動參與黨務、村務工作,通過調研重點工作和發展瓶頸,制定了構建“三個一”的體系目標,助力石公村鄉村振興。
聚焦生態宜居,做靚一張“石公半島”生態名片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他深度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方面牽頭深化“黨建+宣傳”的人居黨建品牌理念,充分發揮石公村各黨員行動支部作用,定期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活動和黨日活動,通過共建清潔家園志愿服務、集中宣傳號召等工作手段,引導村民將“村美”“戶美”“人美”的理念入腦、入心。
另一方面,研究提出了“統籌+會辦”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通過對村內現有廢棄材料合理回收利用,統籌解決整治中的共性問題,壓縮整治成本。對于治理中存在的“釘子戶”和“硬骨頭”,采用現場集中會辦、部門聯合執法等方式,集中力量攻克難點。
聚焦鄉風文明,做實一個“為民辦事”主題項目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努力做好石公傳統文化和“為民辦實事”主題活動的充分融合:一方面以明月灣古村“講和修睦”工作室的成立為契機,開展包粽子、做月餅、做冬至團、煮臘八粥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百姓業余生活,傳承傳統文化。
另一方面,以工作室為載體,在目前已有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鎮首家老年人助餐服務點等“為民辦實事”功能的基礎上,通過多次與村民座談,主動對接聯建支部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廣慈分院,為百姓提供定期義診、送藥下鄉、就醫綠色通道等便民服務,真正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聚焦產業興旺,做優一項“農文旅+”特色載體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保障。一方面是做好石公村合作社抱團發展項目----消夏灣約4500畝區域內現代農業項目的管理工作。采用農作物生長檢測、定期現場例會、水系圖繪制等工作方式,使自己盡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千畝水稻的日常管理工作。下一步,通過對上爭取農機補貼、高科技農業等項目的資金補助,以及5G智慧農業大棚等項目的引進,進一步減少生產成本,打造現代農業新興項目。
另一方面,對標“太湖生態島”發展要求,與“娘家”太湖城投公司充分合作,做好未來農業數字展館、大米加工廠、稻田觀光旅游、研學民宿等一批“農文旅+”融合項目的落地,依托千畝良田,通過科技賦能,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為太湖生態島的發展增載體、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