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故事主角是造車新勢力——百度。
今年百度一直在“造車”路上奔跑,先是年初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車正式成立,然后年中在Robotaxi領域推出第五代無人車Apollo Moon,緊接著在上個月的818百度世界大會上,面向未來設計的 “汽車機器人”橫空出世,瞬間刷屏。
但這些僅是冰山一角,在乘用車和Robotaxi市場發揮頭雁引領的作用后,在商用車賽道,百度也投下了一顆重磅“王炸”。
9月17日,百度生態公司DeepWay召開主題為“駛向智能D時代”的首場品牌戰略發布會。
實際上,DeepWay去年底在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橫空出世之后,就引起廣泛關注。
經過了春天播種、夏天耕耘,在幾個月之后的秋天,DeepWay帶來了收獲的果實:中國首款全正向設計研發的智能新能源重卡——星途1代。同時,高速干線智慧物流的全新模式——H2H(HUB-to-HUB)模式也正式亮相。
而星途的出現,將給智慧貨運行業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技術“基底”護體
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想要在自動駕駛貨運市場占領一席之地,技術就是第一塊敲門磚。
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云鵬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動駕駛想要取得商業化的成功,必須利用先進的無人化技術,打造出極致產品體驗的新物種,在運人、送貨、生活服務等實際場景中創造價值。這里的新物種,絕不是一輛改裝車,而是汽車機器人。”
DeepWay作為背靠百度打造的智能新能源卡車造車新勢力,自然離不開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強大支持。
眾所周知,技術是百度的立身之本。歷時8年,百度Apollo已從自動駕駛行業的拓荒者成為引領行業前行的領導者。
8年來,百度對外的回答是,它們的自動駕駛車輛在以每天以4萬公里的測試里程前進,相當于每天繞地球一圈。
所以此次,DeepWay決定自己設計和制造這個面向未來的終極運輸工具的時候,就把技術武裝到了牙齒,自研算法+超強算力是兩大法寶。具體來看:
星途1代搭載基于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HIS系統(Highway Intelligence System),這套超強算力的AI系統能自我學習和成長。
簡單來說,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算力越強意味著能解決更多的問題,就像一個聰明的大腦能迅速解答N多的奧數題。
星途1代超過500TOPS的算力,使其不僅能夠支持L3級別的自動駕駛,也有足夠的算力支持高速場景的L4級別自動駕駛。
星途1代還將通過實際帶貨運營,收集數據,驗證自動駕駛軟硬件能力,并將每一次優化的結果通過OTA方式升級到每一臺星途。
傳感技術也是實現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關鍵能力。
星途1代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包含遍布車身周圍的10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3個紅外探測器,可實現全車無盲區以及超過1000m的超遠距感知能力,同時通過紅外傳感器對高速上出現的生命體進行保護。
得益于車輛橫縱向控制部件的正向設計,星途1代可以做到100ms內的精確感知到執行。這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駕駛安全。
作為國內首款智能新能源重卡,在“3060雙碳”指標的大背景下,星途1代以電池或氫堆加動力電池直接驅動車輪,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4%,擁有:更大貨廂空間,貨廂容積率提升9.6%;更長續航里程,星途1代搭載定制化研發的450度磷酸鐵鋰電池組,滿載49噸工況下續航300公里;更快補能效率,支持1小時1C充電補能,并匹配高速路段6分鐘極速換電解決方案。
在真實營運場景中,DeepWay選擇的高速干線可以理解為是一個放大了的限定場景,因為道路的路況相對比較簡單,沒有交叉路口,沒有行人,沒有紅綠燈,標志標線都非常清楚,所以本身技術上來講實現自動駕駛的難度相對低一些。
未來,結合無人物流的成熟運營,DeepWay采取的H2H(倉到倉)運營模式就成為了一個雙向互贏的驅動閉環過程。HUB相當于DeepWay的中臺,將設在高速物流干線出入口。
星途1代通過系統接單并完成貨廂裝載后,開始上路運輸,行車狀態定時自動發送給貨主和物流平臺,可查看車內、周邊實時視頻。當星途1代到達距離目的地最近的HUB,完成貨廂交接后,任務就算完成了。
這樣,在干線物流運輸中,自動駕駛成為行駛主體,可以大幅降低勞動力成本,同時大幅減少事故,降低保險費用,讓干線物流運輸安全又高收益,同時人工駕駛的卡車可以更高效、高頻地完成剩下的末端運輸,同樣獲得更高收益。
因此,有了技術“護體”, 再加上創新應用場景,商業化的邏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商業化前景可期
能否商業化,要看看市場需求量。
中國物流貨運的需求巨大。就說我們日常在電商買買買,特別是遇到雙十一等年終大促,無數的快遞包裹都是通過公路運輸到達千家萬戶。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493.9億件,同比增長45.8%,月增20億件成為新常態。顯而易見,如此巨大的消費場景將會給DeepWay帶來用武之地。
然后看看成本。智能化是實現運載工具革命性改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假設以17.5米最大的卡車跑長途為例,一年運營收入大概是100萬左右,司機成本將近25%,也就是25萬。而這個成本可以用智能駕駛的方法來代替的。
所以,DeepWay的思路是用新能源化來解決環境友好的問題,用智能化來解決司機成本的問題。
再從經濟效益上來看,星途1代使用換電模式,車主不需要承擔電池和充電樁成本,只需要購買車身即可。
國家鼓勵新能源車的發展,對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大約3-4萬左右;還有每年的車船使用稅也是免征的,4.0升以上的車輛的車船使用稅是5280塊每年,按8年使用時長算將近5萬塊錢。這些都降低了初始購置成本。
星途1代滿載49噸時,百公里電耗為150度,以每度電的電價1.3元計算,對應550馬力的燃油車百公里油耗平均35升,成本5.5元/升計算,百公里星途的能源成本是195元,燃油車是192.5元,基本持平。
但是智能新能源重卡不依賴發動機和機油,意味著更少的物理維護,因此維護保養成本每年節約2.5萬元,不僅省錢,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出勤率。
更關鍵的一點是,依托于百度多年在高速上的視覺自動駕駛技術積累,星途1代起步就具備了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包含結合百度高精地圖和先進感知檢測的PACC(可預見性自動巡航)、車道保持、自動防碰撞、撥桿變道等。
在軟件設計上,星途1代也預留了V2X能力的接入,在有合適的路測設備支持下,提升感知能力,畢竟安全是所有商業化的最大前提。
資本是最為敏銳的,看到如此大的“蛋糕”,當然不會拱手讓人,也使得無人駕駛貨運賽道頗為“熱鬧”。
今年,除圖森未來上市外,福佑卡車此前也提交IPO申請,尋求赴美上市;8月3日,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宣布完成2.7億美元的B輪股權融資。今年7月,文遠知行宣布全資收購自動駕駛貨運企業牧月科技。
特斯拉也在無人駕駛的重卡上開始布局,谷歌Waymo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研究自動駕駛卡車,并計劃最終推出名為Waymo Via的全面貨物運輸和交付服務。近日,該公司在德克薩斯州為其自動駕駛卡車建造了一個運營中心。
就拿圖森未來作為類比。在最新的一季財報中,該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收242.6萬美元,同比增長365%,這主要是自營車隊和合作伙伴車隊的商業利用率顯著提升帶來的結果。
可以想象,這樣的需求效應在Deepway身上也會得到印證。況且DeepWay是依托百度技術進行的全正向設計研發造車,相較于圖森未來等公司的車型具有更大的前裝優勢,意味著成本更可控、集成度、智能化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DeepWay采用電動車方案,而圖森未來、智加、嬴徹用的都是燃油車方案,從長遠來看一定是新能源化, DeepWay的先行先試會搶占先機,也會帶來更高估值。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商業模式方面,物流企業與OEM、無人駕駛系統開發企業三方合作成為大趨勢,系統開發商可選擇定位物流服務供應商或者無人駕駛軟件供應商。不過面對多方混戰,目前無人駕駛貨運企業要想真正實現商業化,尚存不小考驗。
但是,智慧貨運商業化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中金公司研究表示,中美公路貨運市場空間均超萬億元,Robotruck(無人駕駛卡車)經濟性高于傳統燃油重卡。
百度的下一個“星途”
這些年,百度Apollo在乘用車市場的布局已經遙遙領先,如今,在繼續加碼自動駕駛貨運賽道,形成了乘用車(集度)-網約車(蘿卜快跑)-商用車(Robobus)-高速重卡(DeepWay)全場景布局,如虎添翼。
“經過計算,預計在未來的5年星途1代將累計運營超過48億公里。這些真實的場景數據積累,將使我們未來3-5年實現L4級別的無人駕駛。”萬鈞表示,一旦完成升級,星途將從內到外成為完全無人的自動駕駛卡車。
“有了自動駕駛之后,星途1代一天跑2千公里都可以,通過云端訂單平臺,就可以像網約車一樣,精準匹配、提高效率,做到最低的空載。”
未來如果實現無人物流之后,這個市場規模有多大呢?
中國有長途干線的車輛約500萬臺,如果達到完全自動駕駛,每一臺車將來都訂閱百度自動駕駛服務,車主每臺車可以省下15萬。而且以后車主拿著APP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貨車在天南海北掙錢。用萬鈞的話來說,就是智能卡車將成為會賺錢的家庭成員。
而對于自動駕駛廠商來說,假設這500多萬輛車都采用了自動駕駛,每一臺收10萬塊錢,一年大概就是數千億規模的市場,而且這是每年都會有的,這還只是其中一種收費模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中國將在2025-2030年間實現更多復雜場景下的自動駕駛。2035年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未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1.5萬億人民幣。
無論是乘用車的自動駕駛,還是貨運市場的自動駕駛,百度Apollo多領域布局,讓商業化價值得到升級,也加固了“AI第一股”百度的護城河效應,這讓全球頂尖投行和資本對百度的估值興趣更濃。
此前,中金分析師在其研報中稱,長期來看,Apollo有望接棒下一級業績增長動力引擎。
“基于領先的自動駕駛積累和布局,Apollo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受益于國內的智能駕駛浪潮,并迎來商業化加速。” 毫不夸張地說,百度已經在萬億貨運賽道和萬億Robotaxi賽道上占據了關鍵“卡位”。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百度在AI技術領域投資長達十年之久,推動營銷云、企業云、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智能助手以及AI芯片等多個行業的創新。隨著AI推動技術發展進入新階段,眾多前百度員工重新回歸,百度同學正滿懷激情的致力于智能計算,踐行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的使命。”
而百度Apollo商業化收入的增長,對“AI第一股”百度的估值影響有產生不斷加固的護城河效應,這讓全球頂尖投行和資本對百度的興趣越來越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