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一天,朋友圈跨年的氛圍挺濃。筆者也在靜候新年,只不過和許許多多的新疆基層維穩干部一樣,我們是在工作崗位上迎來跨年。
歲末,新疆的人事引發關注,“換帥如換刀”,在新疆這個特殊的省份,高級干部的變動自然會成為關注的焦點。在這跨年之夜,筆者也來湊湊熱鬧,寫一篇新年隨筆吧。
穩定形勢驚天逆轉的五年。5年前,當“一年穩住、兩年鞏固、三年常態、五年全面穩定”的總體部署出籠的那一刻,真正有信心的人有多少呢?至少筆者當時就沒抱有多少信心,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少:新疆不出事(指發生暴恐案事件)那還是新疆嗎?幾十年來都是這樣,短時間想改變難于登天。
摸著良心來說,沒有誰比維穩干部更能切身感受到這五年維穩力度之大、工作強度之高。反恐維穩“組合拳”效果出奇的好,警燈閃爍的便民警務站給人帶來最直觀最可靠的安全感。當我講起新疆的“一分鐘快速處置”,內地同行一開始往往認為“吹牛成分較多”,進一步了解后直呼“這簡直不可思議,你們是怎么才能做到的?”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職業技能培訓等殺手锏將曾經氣焰囂張的敵人重拳打倒并來回摩擦,真正阻斷了極端思想蔓延勢頭,迅速穩住了局勢。
勇于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新疆的敏感問題多,大到宗教、民族、歷史、文化,小到如何吃飯、怎么取名。這些多少年來一直不敢、不愿、不會去觸碰的問題,在這五年里得以正大光明擺上臺面來討論。可曾記得,2017年初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鄉長的《致維吾爾同胞覺醒書》猶如一聲春雷,激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斗爭的千層浪,社會性、群眾性的發聲亮劍迅速進入高潮;而2018年年中玉蘇甫·熱西提同志的《朋友,你不必專門為我找清真餐廳》一文,對準了日常生活中長期困擾新疆人的癥結問題,將意識形態領域發聲亮劍引向以往看起來“很敏感”的領域,將靶心對準了清真泛化、教族捆綁等極端思想形成的源頭所在。
時至今日,我是xx族但我不信仰伊斯蘭教、維吾爾人不是突厥人的后裔、破除清真泛化等觀念逐漸成為共識,為社會長期穩定打下了思想基礎。辦公室珍藏的兩本發聲亮劍資料匯編,一直是筆者的心頭肉,回味這幾年的意識形態斗爭,真是夠辣味、夠精準。
有朋友來新疆游玩,一圈下來不禁感觸:大晚上的車停在沒有監控的犄角旮旯里居然什么事也沒有,新新的自行車不上鎖,放在樓下也不會丟,更別說以前老想象的一會這里爆炸,那里砍人了的,新疆的安全真是沒得說,就是你們太累了,這工作節奏在我們那里不敢想象。這話聽著舒心又憂心,這是對這五年來反恐維穩的直白肯定,這成績又是多少干部白加黑、5+2拼命才換來的。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穩定形勢由暴恐案事件多發頻發到五年多的安寧,用驚天逆轉一詞來形容毫不為過。與新疆人民朝夕相處、并肩作戰的這五年,為新疆傾注的大量心血、作出的重要貢獻,新疆人將永遠銘記。新疆這幾年,需要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憂患意識一刻不能丟。事不過夜、督導檢查、開會、白加黑……,這些詞語對新疆干部來說再熟悉不過,五年多的安寧是多少人日日夜夜嘔心瀝血換來的,然而我們距離長治久安總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正確的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說憂患,我們的干部連續奮戰實在太疲憊,不夸張說已經到了臨界點,這是最大的憂患之一。如今穩定形勢大為好轉,是不是可以考慮恢復正常的周末、節假日了,畢竟人不是機器,長治久安是一場持久戰,保證干部隊伍精神飽滿是打贏持久戰的基本條件。在這里吐槽一下,隱隱約約感覺近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有所抬頭,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報告、整不完的材料是多少基層干部的噩夢,無形中消耗了本就緊張的干部資源。
警惕盲目樂觀的心態。隱隱約約有種觀點頗有市場“新疆的穩定基本大功告成,是該大力發展經濟了”。不可否認發展經濟是實現長治久安的必然之路,但是發展經濟與社會穩定也絕不是一對矛盾體,我們切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疼,五年多的安寧是新疆歷史上是短暫的一筆。事實反復證明,沒有牢固的穩定作為根基,任何發展努力都將是徒勞。對于反恐維穩、鏟除“三股勢力”、肅清兩面人要狠,要有長久管用的霹靂手段,對經濟生活則要寬,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尊重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如近期恢復生機的夜經濟就是很好的例子。新形勢下,反恐維穩可以考慮“多做少說,只做不說”的工作思路,做到內外有別,對經濟發展則不同,應該大力去說,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決不讓來之不易的穩定形勢發生逆轉。如何不讓形勢發生逆轉,筆者以這些年戰斗在維穩戰線的經歷,來談談個人的幾點意見建議。
一是嚴防宗教極端升溫。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具有政治性,一個宗教產生并隨著勢力壯大,其往往先天具有強烈的政治訴求。新疆清真寺由改革開放之初的2000多座增長到2009年的2.43萬座,教職人員由3000多人增加到2.8萬多人(數據來源于2009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新疆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導致宗教氛圍急劇升溫,宗教在基層的影響力甚至甩基層組織幾條大街,為宗教極端思想泛濫提供了肥沃土壤,很多普通的信教群眾被捆綁,被裹挾,這是深刻的歷史教訓。五年來,新疆真正貫徹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趨于狂熱的社會宗教氛圍得到有效扭轉,群眾不信教的自由得到有效保障。
鑒于受宗教極端思想感染人群基數大,以及感染后的頑固性,短短五年難以從根本上徹底治療,今后嚴防極端思想死灰復燃是一項長期重大任務。這方面已經出現不良苗頭,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社會上清真泛化、沙化、阿化有抬頭跡象,近期筆者就在街面上遇到過穿戴里切克的現象,餐飲行業明里暗里宣揚“清真”花樣翻新,諸如“本店無佩奇”、用“民族食品”來隱晦代替,餐館取名為“穆蘭經牛肉面”;很多人無差別反對民漢自由戀愛,并作出種種極端行為……種種社會現象讓人憂心。
二是持續有針對性開展群眾性發聲亮劍。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過去五年,特別是2017至2019年間轟轟烈烈的發聲亮劍,有力抨擊了清真泛化、教族捆綁等長期存在的錯誤思潮,極大解放了各族群眾思想,現代文明的春風有效對沖了因循守舊的宗教思想,社會效果極佳。意識形態是在人的頭腦中搞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報保持戰略定力。今后持續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發聲亮劍,讓正確的聲音始終牢牢占據主流,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增強“五個認同”,增強國民意識、公民意識,旗幟鮮明抨擊“雙泛”主義、教族捆綁思想、狹隘地方民族主義,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這是反恐維穩的治本之策。
三是想方設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剛過去不久的12月25日,是蘇聯解體30周年的日子。蘇聯自身民族政策的失敗是其分崩離析的重要原因,為后人提供了“哀之,鑒之”的教材,告誡我們在新疆這樣的多民族聚居區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如何鑄牢?可以梳理以前的民族優惠政策,對妨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適時進行調整完善,推動政策由側重民族因素向側重地區因素過渡,比方說如果給長期居住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的所有高考生加分,我想不會有反對聲,但如果單一給某一民族考生加分就會引起諸多爭議。再比如,我們的黨政機關食堂也大有可為,說白了就是如何對待豬肉的問題,能不能將豬肉大方擺上餐桌供大家自由選擇,為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做表率,起吃飯問題看似小事,但在新疆一定是大事,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此時此刻,時間不知不覺劃到了凌晨三點,2022年已經到來,夜已深,人未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新年新起點,祝愿我們的新疆越來越安寧、發展越來越好!
作者:河馬,新疆基層干部,自由撰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