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子親戚”的真正用處,竟被我用到了在這里……
前幾天遇到了一些麻煩,跟媽媽視頻時,她說到:“要不然跟我們家結對子親戚家的兒子說一說,問問這件事該怎么辦?”
聽到這句話,我簡直就是一臉懵逼。
“我們什么有結對子親戚了?還他們家的兒子……我自不知道。”
媽媽急了,她激動地跟我是“就那個結對子親戚啊,你咋就聽不明白。”看到媽媽這樣,我反應了一會兒,才明白原來媽媽說的是男朋友。
晚上跟男朋友視頻時說起這件事,男朋友說道“得嘞,我現在的身份從結對子親戚變成了他們家的兒子,這算是升職嘛?”
配圖來源網絡,與文章無關
什么是“結對子”?可能有一些讀者不了解,這里要跟大家解釋一下,2017年,新疆開啟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要求各級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所有干部職工都要由領導干部帶頭,分批次到基層村和社區,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深入促進各族干部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鞏固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大好形勢,打牢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目前,這個活動還在深入開展。
說起“結對子親戚”這個身份和男朋友的淵源,其實還是剛開始男朋友還沒有和媽媽接觸時,我自己為了讓他們能夠相處,想到了“找社區幫忙,讓男朋友成為我們家的結對子親戚”的方法讓他們互相了解。不過只是還沒去說呢,因為一些偶然,媽媽就知道了“我交了一個漢族男朋友”這個事實,男朋友和媽媽也自然而然地開始了交流。不過,我是怎么也沒想到曾經想到的這個辦法會被媽媽所用。
其實我能夠感覺到媽媽對男朋友很滿意,也看得出來男朋友對我很好,但奈何輿論的力量讓她害怕。既想跟男朋友相處,又怕會被左鄰右舍知道,所以她最后用了“結對子親戚”這種方法。有了這個辦法,男朋友也不用再躲躲藏藏,可以大大方方地從家里進進出出。有時候被鄰里鄰居碰見了,一句“這是我們家結對子”就能“糊弄過去”。男朋友也是真的做到了一個“結對子親戚”的“本分”,每次回家手上也不會空著,總是拿著大大小小的禮品,鄰里鄰居看到也不會懷疑什么,甚至到了后面男朋友住在家里也沒什么問題,“結對子親戚”住在家里天經地義,更不會有人說什么。在這里,非常感謝“結對子親戚”這項政策,簡直就是像我們這樣的“民漢情侶”的“福氣”。當時頒布這項政策的決策者,可能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它還會在這方面起到作用。
自從媽媽學會了這種方法,“結對子”這個詞就從來沒從她嘴里離開過。“我們家結對子今天要來家里···”、“我們家結對子買的···”、“我們家結對子···”。有了這個方法,感覺不僅媽媽也輕松了很多,男朋友也逐漸大膽了。
前幾天,媽媽跟一個朋友要去一個婚禮,又不想大冬天坐公交過去,想讓男朋友送她。在她跟朋友解釋男朋友的身份時,又再一次提到了“結對子”。“我們家的結對子親戚剛好要回去了,他能順路送我們過去……”男朋友送完媽媽回家后,我問了問他:媽媽的朋友有沒有說什么?男朋友說“沒有啊,都說我是結對子親戚了,當然不會有懷疑啦~”。
配圖來源網絡,與文章無關
我想到,想當初出這個政策就是為了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促進民族團結。在多年后的今天,它又開始在另一方面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這是不是可以說它用另一種方式促進了團結呢?在筆者看來,好像在這個方面,把它當初被建立對的初心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最后,想要給其他的民漢情侶也推薦這種方法。親測有效,真的非常有用,特別是對堵那些“閑言碎語”特別有用。說不定,最后你們真的成功了、結婚了,在那些多管閑事的人看起來也是:“結對子親戚與他們家孩子日久生情”的一段佳話。
作者:娜孜,自由撰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