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大潮正席卷全球,算力與工業時代的電力類似,正成為支撐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的新動能。對算力日益增長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半導體行業迅猛發展。
“未來五年,半導體產業在繼續增長的同時,計算領域也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在6月25日于廣州市南沙區舉辦的“IC Nansha”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論壇上,AMD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表示,“這種變革將會影響數據中心與云、人工智能、PC和游戲等主要領域,其中,在數據中心和云領域,對性能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安全性、能效、可持續發展將變得日益重要,不可或缺。”
圖:AMD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
作為一家深耕半導體領域的全球性公司,AMD在年初完成了對賽靈思具有轉型意義的收購,擴展了領先的計算引擎產品組合,涵蓋數據中心、嵌入式、客戶端和游戲市場,這為AMD提供了重要機會。
隨著其高性能和自適應產品在3000億美元多樣化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AMD有望實現收入持續強勁增長。
三大創新驅動 打破計算邊界
潘曉明介紹稱,隨著半導體產業的演進,性能提升對制程工藝的依賴度在降低。以往普遍的認知是性能提升60%的因素取決于制程技術的進步,而現在,制程技術的演進約占性能提升的40%,而平臺和設計的優化占據了60%的比重,這種優化涵蓋了處理器微結構、模塊連接,以及硬件和軟件系統優化等內容。
圖:“IC Nansha”論壇現場
面對挑戰與機遇,AMD持續投資于高性能計算平臺所需要的基礎技術。對Infinity架構長達十年的投資,為AMD提供了模塊化的能力。
AMD 架構的前瞻性和領先的chiplet小芯片技術,及 2.5 和 3D 封裝技術,使AMD能夠靈活地進行異構計算解決方案系統級的優化。
據悉,今年6月份AMD在其財務分析師日上透露,AMD “Zen 4”CPU 核心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為全球首款高性能5nm x86 CPU提供動力。
“Zen 4”相比“Zen 3”在運行桌面應用程序時預計IPC將提高 8%-10%,每瓦性能提高25%以上,整體性能提高35%。
計劃于2024年推出的“Zen 5”CPU 核心將全新設計構架,在廣泛的工作負載和功能方面提供領先的性能和效率,并包括針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優化。
此外,現如今定制化已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不二選擇,AMD在定制化領域有很多經驗,早在10年前,AMD就在游戲機市場率先采用定制化芯片。
目前,AMD正在開放其高性能 IP 產品組合,并構建自定義chiplet平臺,以便更輕松地將第三方和客戶IP進行集成,實現高性能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數據中心:打造算力之源
今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它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在緩解東部能源緊張問題的同時,給西部發展開辟新路。
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長,將帶來數據中心能耗的快速增長,而推動高效能數據中心發展的關鍵之一便是“算力之源”——即數據中心的每顆處理器核“芯”,處理器的性能也決定了算力的上限。
在雙碳目標下,如何在能耗增長與低碳目標之間找到平衡支點,“高性能計算”也許可以給出答案。
數據中心是AMD重點投入的支柱領域之一, AMD在數據中心市場發展迅猛,并創造了多項行業首創。用于技術計算工作負載的EPYC(霄龍)處理器,其生態體系正與主要OEM、ODM、SI、ISV以及云解決方案共同蓬勃發展。
今年3月,世界首款采用3D芯片堆疊的數據中心CPU——“米蘭-X”第三代AMD EPYC(霄龍)處理器發布,這不僅標志著AMD將3D V-Cache緩存堆疊技術成功帶到數據中心,同時也是AMD計算革新上的又一力作。
相比非堆疊的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米蘭-X”可為各種目標技術計算工作負載提供高達66%的性能提升。
AMD還于今年5月份完成了對Pensando的收購。Pensando作為一家為數據中心、企業和邊緣市場提供 DPU 技術的領先供應商,其創新產品真正解決了數據中心的網絡、安全和存儲加速需求,是對AMD和賽靈思產品組合的完美補充。
AMD還正在不斷擴大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包括針對多種工作負載優化的下一代高性能CPU、加速器、數據處理單元(DPUs),和自適應計算產品的擴展產品組合。
基于“Zen 4”的“Genoa(熱那亞)”第四代AMD EPYC(霄龍)處理器,將成為性能更強大的通用型服務器處理器,該處理器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相較于棧頂的第三代EPYC處理器,其棧頂的產品可提供超過75%的更強企業級Java性能。
30x25能效目標,共成就綠色未來
2020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將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并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AMD一直致力于憑借高性能計算的最新技術和產品,加強與中國市場的合作,為中國更好的實現“雙碳”目標和數字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在2021年AMD宣布了“30x25”目標——到2025年將用于服務器的處理器和加速器能效提高30倍,以適應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AI)訓練和高性能計算市場。30倍的能效目標能在2025年節省數十億千瓦時的電力,并在未來5年使上述系統為完成單個計算所需的電力減少97%。
目前,AMD正朝著實現“30x25”的目標順利推進,并且取得了新的突破。僅通過使用基于一顆第三代AMD EPYC CPU和四個AMD Instinct MI250x GPU的加速節點,便實現了在2020年的基準水平之上提高6.79倍能效。
在“東數西算”和“雙碳”目標背景下,AMD的高性能產品正在為各大企業、各大行業以及整個社會的綠色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打造更綠色的計算底座。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AMD已經成長為領導者品牌。AMD剛剛在全球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平臺 “同超越,共成就 ”(“together we advance”)。對此,潘曉明表示,“這是我們對行業,對合作的最真實表達,傳遞了AMD的企業文化,表達了我們與業界合作的決心?!?/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