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躍 李光斗
誰是中國第一個買私人飛機的企業(yè)家?大多數(shù)人會想到馬云、王健林………但其實遠大集團創(chuàng)始人張躍才是中國企業(yè)家里買私人飛機的第一人;他當年不僅買了7架私人飛機,還第一個考了飛機駕照。
1997年,因為買飛機,讓做空調(diào)起家,年僅37歲張躍出盡風頭,當時,他和弟弟張劍帶領遠大研制出國內(nèi)中央空調(diào)行業(yè)第一臺直燃機,成為國內(nèi)乃至世界空調(diào)界直燃機的領先者。如今,兄弟倆各自為戰(zhàn),張躍和他的遠大科技集團轉(zhuǎn)戰(zhàn)新材料和房地產(chǎn)行業(yè),張躍開始關注專注科技、低碳、財富傳承。
人都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2010年,遠大集團卻在上海世博園區(qū)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的建筑奇跡,僅用24小時,用完全輕量的鋼結(jié)構(gòu)、遠離混凝土垃圾和揚塵建成了遠大館,其產(chǎn)生的建筑垃圾只有1%,材料消耗只有傳統(tǒng)建筑的1/6,能源消耗的1/5。
從美術老師到建筑狂人,張躍自認比埃隆.馬斯克更“鋼鐵俠”,因為他有原創(chuàng),而馬斯克缺乏原創(chuàng)。他的目標是把藝術和科技相結(jié)合,建造真正讓人激動起來的建筑,不久的將來,讓人們像拋棄束縛人發(fā)展的封建制度一樣,拋棄傳統(tǒng)的鋼鐵混凝土建筑,“徹底否定,把它丟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p>
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被媒體稱為中國版“鋼鐵俠”,因為他的建筑可任意安裝、拆卸,能重復使用,幾乎不產(chǎn)生建筑垃圾,能當成家庭永久財富傳承,還可抗擊最劇烈地震屹立不倒的建筑——遠大活樓。
近日,我應邀到湖南長沙遠大科技集團參觀了“活樓”,并與“狂人”張躍深度對話。
嘉 賓:張躍 遠大集團董事長
作 者:李光斗 著名品牌戰(zhàn)略專家、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
李光斗對話張躍
李光斗:你覺得人的壽命長還是房子的壽命長?
張躍:人的壽命長,因為人活八、九十歲。房子現(xiàn)在只有五十年壽命,這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一個笑話。各個方面都有科技,但是我們的房子還是用鋼筋混凝土,還是這么短的壽命,用這么不可靠的東西。鋼筋銹了不知道哪一天會塌,有時候是有地震,有時候沒有地震它也會塌,長沙今年不是塌了一個樓么?
這件事情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沒有去解決它,那我們說人類就還沒有進入科技時代。因為跟我們生活關系最密切的,跟我們的健康安全最密切的是房子,房子沒有科技含量,其它科技有意義嗎?
李光斗:但是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壽命,不關心房子的壽命?
張躍:這是另外一個問題,99%的人是隨大流的,覺得大家都是這樣建房子的,就沒人再去想這個問題了。包括建房子的人也從來不會想這個問題,既然別人也是這樣做,國家標準也是這樣做,那干嘛讓我去想?
甚至還認為國家標準肯定是正確的,我們就按國家標準。別人燒水泥我們就用水泥,別人去淘河沙我們就用河沙。建房子的人是如此,那買房子的人更是如此了。
人類有很多問題,但是所有的問題加起來沒有這個問題大。各種社會問題,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的問題,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不如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大。我們居住一個是不是能夠作為我們家庭繼承的一個房子,繼承我們家庭的財富,繼承我們家庭的文化,這是最基本的。
另外,作為有社會價值觀的人要考慮房子拆了以后這些建筑往哪堆,尤其是這一輪的建設高峰過去后。世界整體經(jīng)濟發(fā)展,21世紀前20年中國是超級繁榮,建設這么多房子。
美國的底特律就是一個很顯著的例子,大量危房,都是在幾十年前建的房子。但是它現(xiàn)在經(jīng)濟蕭條了,住的人少,不需要建新房子了。但老房子不敢拆,因為拆了之后發(fā)現(xiàn)建筑垃圾沒地方堆,所以就讓一棟一棟的高樓打上危樓的標記,閑置在那個地方。
我們來會不會是這樣的?一座一座城市都是危樓以后,壽命都到了以后,這座城市、這塊地整個荒廢掉,貼上封條,然后讓它自生自滅。因為你拆的話,這些垃圾占的地方會更大。
李光斗:那是樓的墳墓了。
張躍:就變成一個一個的鋼筋混凝土墳墓,鋼筋混凝土墳場。
李光斗:我也看了遠大的“活樓”,你認為你的“活樓”和別人有什么區(qū)別?
張躍:它的區(qū)別就太明顯了,剛剛談的這個問題,作為人類繼承財富的問題和環(huán)境的問題。“活樓”不會產(chǎn)生建筑垃圾,就算我們拆了,我們還是可以百分之一百循環(huán)利用的,永遠不會成為垃圾。第三個問題更重要,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想的,我們不會訇然倒塌,你遇到再強再強的地震,我們頂多變形,絕對不會訇然倒塌,它是有韌性的東西。
我們這個時代里所有的人都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就是對和錯的問題,你不能再做錯的事,而且是徹底的錯。
鋼筋混凝土經(jīng)濟上合算嗎?不合算。你說它技術上更先進嗎?不先進。你說它美觀上更好嗎?不好。還有漏水,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粗制濫造,全靠裝修來裝飾它。它哪一點好呢?沒有好的地方。
我們平常說有時候我們是要妥協(xié)的,技術和應用之間有時候是要妥協(xié)的,或者是技術跟經(jīng)濟、經(jīng)濟跟科技、科技跟環(huán)境、環(huán)境跟生活,某些因素在一起的時候它是有矛盾的,是要妥協(xié)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它主要是沒有一個優(yōu)點,干嘛要跟它妥協(xié),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李光斗:那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如果市場不接受怎么辦?因為所有的價格不是由我們的成本決定的,而是由消費者能不能接受決定的。
張躍:你這個說法很好。人是需要覺悟的,需要時間。即便是地球上最好的東西,讓人類來接受它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就稍微等待一下,就像人類的文明發(fā)展到2000多年以后,封建制度才被徹底地拋棄,建立現(xiàn)代國家制度。
所以人類要認識一個新東西,就算這個東西是有百分之一百的好處,也是需要時間的,我們有這個耐心。
李光斗:有一句話,偉大是熬出來的。你覺得在我們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遠大能不能熬出來?
張躍:這個馮侖經(jīng)常說,他是把詞說得炫一點。但是你認為它是偉大的時候,剩下的東西就不是熬的問題了,你永遠是沾沾自喜的,你永遠是自豪的。損失的是別人,你并不難受。
但這個熬的潛臺詞是你難受,而我們不難受,是別人在難受,我覺得反而我們應該有一點點同情心,讓他們盡早覺悟,盡早的減少損失。
李光斗:你覺得一個企業(yè)它的科研投入應該占到利潤的多少?
張躍:如果地球上整體的企業(yè)劃分的話,其實就是三類企業(yè):最普遍的是滿足我們基本生存需要的,比方說一般的交易,零售店或者包括現(xiàn)在網(wǎng)絡貿(mào)易公司,或者叫交易公司,也叫企業(yè),它有一個組織系統(tǒng),沒有任何主觀意識,它就是一個滿足社會的交易需要,這也算是一種企業(yè)。
第二種企業(yè)就是現(xiàn)有的科技、現(xiàn)有的工業(yè)模式,運用現(xiàn)有的科技、現(xiàn)有的工業(yè)模式去完成生產(chǎn),第一類和第二類永遠是地球上最多的企業(yè)的主要形式。
第三類企業(yè)其實是很少的,就是以技術、以產(chǎn)品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它就應該把科技創(chuàng)新當作重中之重。
如果說前兩種企業(yè),我們通常都認為它不是一個有獨特競爭力的企業(yè),這種企業(yè)它永遠為生存而戰(zhàn),疲于奔命。只有第三種企業(yè),有可能某些階段有勞累,大多數(shù)情況它非常自豪,它的創(chuàng)辦者也好、員工也好,非常幸福。因為它是創(chuàng)造者,它能體現(xiàn)人更高的價值,而不把人當作一個簡單的體力勞動者,或一個智力勞動者;而是一個對社會貢獻最多的群體。
至于說這一類企業(yè),你剛剛說研發(fā)費用占比是多少,在有些階段可能研發(fā)費用占比是百分之百。
李光斗:你會不會把所有利潤都投入進去做研發(fā)?
張躍:我們從2009年開始,連續(xù)13年都是研發(fā)投入大于利潤的。
李光斗:那等于是在虧損。
張躍:在吃老本。 我們前些年 積累的東西,在過去12年里面每一年都是投入巨大,因為我們有這個需要。 等 到再過一兩年,大家覺悟了,也許我們的回報多于我們的投入,我們的利潤會多于我們的開支。
為了產(chǎn)品的研發(fā)、為了生產(chǎn)系統(tǒng)的研發(fā),這些投入,我們現(xiàn)在投入非常大。這個我心里有底,因為我們是創(chuàng)造地球上最稀缺的這種產(chǎn)品,不論是用不銹鋼做的工廠化建筑,用不銹鋼做的工廠化道路橋梁,用不銹鋼做的風力發(fā)電的葉片,用不銹鋼做接下來的船舶、汽車、飛機的殼子。船舶、汽車、飛機的殼子現(xiàn)在還沒做,其他的都在做了。
總之是解決人類未來發(fā)展所真正需要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地球上現(xiàn)在只有我們一家在解決它。因為我們發(fā)明了芯板,由于你采用芯板,你就可以用最少的材料達到最高的強度,這樣你就可以用得起不銹鋼了。如果你是用傳統(tǒng)的技術,就要用高強度,就要用很高的鋼材消耗。你不用技術的結(jié)果就是你用不了好材料、用不起好材料,你只能用很廉價的碳鋼。
李光斗:我看這個一平米要2000塊錢。
張躍:不要那么多。 最初 我們研發(fā)的時候發(fā)現(xiàn)要幾千塊錢一平米,現(xiàn)在我們大批量、流水線生產(chǎn)以后這個東西很便宜。
事實上我用了不銹鋼,它的這個成本是要低于你用普通鋼的。為什么呢,因為它輕。你要用普通鋼你要用很厚,因為你沒有這個結(jié)構(gòu)墻。
李光斗:你的活樓建出來,建安成本每平米多少錢?
張躍:我們現(xiàn)在還挺貴的,原因是我們功能太先進了。
如果我按照傳統(tǒng)建筑的功能需要,它的這個隔熱條件、節(jié)能水平、空氣質(zhì)量、裝飾品質(zhì),我們的成本大概只有它的80%到90%,比它便宜。但是我現(xiàn)在做的是比它貴一點,貴不了多少,貴一點點。
李光斗:你估計這個成本的臨界點會到哪一年到來,跟傳統(tǒng)建筑差不多?
張躍:關鍵是我們比傳統(tǒng)建材好太多了,所以稍微認識我們產(chǎn)品的人都會愿意,我相信都會愿意多出一倍的價錢來買我們的房子。但事實上我只讓他們出差不多跟傳統(tǒng)建筑一樣的價錢,很接近,達到同等的技術水平,很接近傳統(tǒng)的價格。所以價格不是我們的阻礙,完全不是。
我們現(xiàn)在要讓人看到這個建筑以后激動起來,讓他們像否定古代的封建制度一樣,來否定傳統(tǒng)的鋼鐵混凝土建筑,徹底否定,把它丟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
李光斗:有媒體說張躍是中國版的鋼鐵俠,你覺得你和埃隆.馬斯克的相同點和區(qū)別在哪里?
張躍:說鋼鐵俠倒對,我研究的就是結(jié)構(gòu),研究用最少的材料達到最高的強度。我是搞原創(chuàng)的,他不搞原創(chuàng),所以我們倆是有區(qū)別的。
我做的所有東西,包括你今天參觀我們的新風機,我是原創(chuàng)的。包括我們現(xiàn)在看見這個新版材料是原創(chuàng)的,我再把它變成建筑也是原創(chuàng)的,那種非常巧妙的一種叫擴展式框架結(jié)構(gòu)。
就是我在工廠生產(chǎn)好了以后,出廠的時候它就有2米4寬,標準的集裝箱,12米長、2米4寬。我運到現(xiàn)場以后一打開一安裝就變成4米8寬了,好寬敞的房子,什么東西障礙都沒有,房子里面你想怎么隔房子就怎么隔,這種巧妙的結(jié)構(gòu)它本身又是一種很奇妙的技術。
至于說我拿它來做風電、我拿它來做道路橋梁,那都是很神奇的。我拿它來做風電的時候,居然我把它裝到一個集裝箱的柜子里面,一個標準集裝箱的尺寸,我不用它的柜子,我可以裝三臺風力發(fā)電,300個千瓦。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沒有阻礙,拉到現(xiàn)場把它支撐起來。當天安裝,當天發(fā)電。
我做的高架路橋,高架架空七八米、六七米高的這種高架路,我一個柜可以裝240平米,很奇妙的。到現(xiàn)場安裝也是,我們測算現(xiàn)在,如果說一個小組16個人一天可以安裝1公里,就是這16個人。
你如果說同步搞10個小組的話,一天就分別分路段安裝的話,一天就可以施工10公里。不僅僅是我剛剛說的材料的科技,我在這個應用技術上的這個東西,原始創(chuàng)新的這種奇妙程度很嚇人,比傳統(tǒng)的修路、修橋快快百倍,高質(zhì)量、高效率、零污染。
我修橋、修路的時候地下水不要破壞,用橋本身往前延展,我只需要提前打好墩子。每24米一個墩子,提前打好墩子以后就可以無限地往上延伸,都是在橋面上施工。
所以我是搞原創(chuàng)的,你別看馬斯克,他也不搞原創(chuàng)。他有一些IT方面的優(yōu)勢是我不具備的;但是從機械角度來說,這個世界上,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原創(chuàng)的人很少。
李光斗:我看張總介紹,你的出身其實是個畫家,你更欣賞的可能是達芬奇,所以我看到在遠大科技園有一個以達芬奇名字命名的樓。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個藝術少年,你是中國第一個買公務機,第一個考飛行駕照的企業(yè)家。如今,回首往事,你有什么遺憾?是不是感到今是而昨非?
張躍:我從來沒有這樣想,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生命太短暫,你看一下子一晃我就61歲了。我創(chuàng)業(yè)今年是剛剛滿了34年。
李光斗:張總是中國企業(yè)家里面的長青樹。
張躍:這34年我沒有抓得夠緊,抓得不夠緊。尤其是在有些階段有點浮躁,精力沒有全部用在技術上。我過去的13年時間,90%甚至于98%的時間都在搞技術,很值。而在這個之前的20多年時間,搞技術的時間只有60%、70%,我覺得有點可惜。
因為事實上我是一個真正的發(fā)明家,我們一個時代里面很難出一兩個發(fā)明家,所以我覺得我有點可惜。 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如果說地球上有一件事情讓我遺憾,就是時間太少了。你別的東西都可以控制,時間你不能控制。
李光斗:我代網(wǎng)友問一個問題,兩個選擇。一個讓你留下來保衛(wèi)地球,一個讓你移民火星,你選擇哪一個?
張躍:移民火星是很可笑的想法,馬斯克很多東西都做得非常好,提這個想法就很幼稚。所以人總是有缺點,人都有缺點,像他的缺點就是提這個想法。
火星上面沒有大氣層,沒有我們?nèi)梭w能夠接受的大氣壓力,你到火星干什么。你移民火星也好,跟我們走向太空往上走300公里的這個高度一樣,反正都是在真空環(huán)境下,人又不能生存,這個想法不是很幼稚嗎?
又不是說火星上有一絲一毫人可以生存的條件,沒有,它沒有大氣層,沒有壓力,也沒有生物的生存條件,也沒有氧氣。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可以生存的其他任何條件,連水都沒有。
李光斗:所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還是就在這里跳舞。
張躍:不能說只有一個地球,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宇宙是無垠的,我覺得是沒有邊的。時間也是無邊的,既然宇宙和時間是無邊的,那就是可能宇宙里面有一萬個類似于人類那樣的文明,有一萬個或者一百萬個、或者一千萬個、或者一億個,因為它沒有邊,適合于人類生存的地方,我們?nèi)祟愡€沒找到,但肯定是有的。
甚至宇宙曾經(jīng)也毀滅過無數(shù)個類似于人類這樣高度文明的社會,這樣的星球。
當一個宇宙是無邊的東西的時候,你就不要去想象了,你能夠想到的東西它都存在,這是一定的。別的東西可以不一定,對于宇宙而言一切都是一定的。
這是個科學思維,其實我們搞技術也是這樣的,我們經(jīng)常遇到技術上的難題。但是遇到這個難題以后,我就用剛剛說的這種宇宙觀來告訴他,這個難題是可以解決的,但遇到這個難題就是我們改進的一個機會。果真如此,我還從來沒有被任何難題難倒過。就怕你遇不到難題,你固步自封,你覺得已經(jīng)是最好的了。
當你覺得是最好的時候,這就是你前進的障礙,就是你的石頭。因為事實上科技是無邊的,宇宙是無邊的,我們?nèi)祟惖目萍家彩菬o邊的。
宇宙觀用在我們的科技創(chuàng)新上面是太好不過的,只是用在我們文化、藝術、生活的其他方面,那就要謹慎。我覺得《中庸》還是對的,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觀念、我們的人際關系,我們的社會發(fā)展進步還是有一個度,有一個恰到好處的東西。
就像我們吃東西不喜歡太咸、不喜歡太辣,但是又不能不咸、又不能不辣,一樣的,需要中庸??萍际菦]有中庸的,不應該中庸的,科技是無邊的,因為宇宙是無邊的。
所以我每次遇到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暗自偷喜,遇到難題的時候、遇到某一種挫折的時候,尤其是我們搞研發(fā)天天都有失敗。有一些研發(fā)準備了六七個月,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突然失敗了。
我是偷喜的,我從來不會為任何失敗沮喪。我過去的十幾年是這種狀態(tài),我從來不會為失敗沮喪。因為什么,它恰恰就是你提升某 項技術新的開始。 因為你有宇宙觀,宇宙是無邊的,科技就是無邊的。
李光斗:張總希望被歷史記住是作為一個科學家還是一個藝術家?
張躍:我是一定被歷史記住的,因為至少我們的房子是一千年用下去。而且我們的房子這么好,我相信我的后代,我們公司的接班人也會不斷地把這個房子建下去。那大家以后看到這個不銹鋼的房子,看到不銹鋼的路橋,看到不銹鋼的風電,尤其是地球上可能都用我們的不銹鋼風電解決了可再生能源這個問題的時候,那我的名字肯定會被歷史記住。
我在想到這個技術的時候我知道那一天就是這樣的。所以你就不要去想自 己,自己一點都不重要,當你想自己的時候只會給自己增加煩惱。你就想著你怎么樣解決人類急需的問題,你如果帶著這個思維你會很幸福,無論成敗,你每一天都會很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