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導言:這是來自《木偶奇遇記》的傳奇生物,它們長有長長大鼻子,偽裝技巧高超,一直生活在不為人知的神秘幕布之下……
▎長鼻子,愛說謊|傳說中的匹諾曹蜥蜴
作者/張濤拉罕
自《木偶奇遇記》于1883年成書以來,百年時光閃電流轉,那些傳奇故事、經典情節早已成為無數父親講給兒子,無數兒子又講給孫子聽的文化傳承(或遺產),烙印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心中。
而木匠杰佩托、木偶匹諾曹等經典形象,最終也成為了普天之下、東西無別的某種集體認知,形塑著歲月的棱角,豐滿了時代的記憶。
其實在《木偶奇遇記》中,一說謊,鼻子就會長長的小木偶匹諾曹,一開始是作為某種反面形象,或者說是出于警告的目的而被構思創作出來的,與現今通行版本中的匹諾曹可謂大相徑庭。
在1881年就有望出版,但卻最終胎死腹中的《木偶奇遇記》原初版本中,卡洛·科洛迪筆下的匹諾曹,是個相當不講衛生、邋里邋遢,雖然夢想著成為人類,但卻常常做出各種不良行徑的惹人厭的小木偶。
這一版本的故事末尾,匹諾曹遭到處決。他的死敵,狐貍與貓將他的兩條胳膊捆綁起來,并在他的喉部拴上一根套索,最后把匹諾曹吊死在了一顆橡樹的枝杈上——這個人物形象所承載的惡,最終得到了懲罰和制裁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狐貍與貓,會站在匹諾曹的對立面,成為殺死匹諾曹的兇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往大了說,是因為所有文學作品,所有經典人物形象,其實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借鑒性。宇宙萬物、經史子集、民間傳說、老一輩口耳相傳的隱秘故事……這些都能成為借鑒之源,畢竟世上早已“再無新雪”。
而這一次,卡洛·科洛迪筆下的匹諾曹,正是從包羅天地萬物的自然生態中獲得了靈感之源。那么,到底什么動物即給人以邋里邋遢、不講衛生的直觀感覺,同時又視狐貍與貓等中小型哺乳動物為天敵呢?
毫無疑問,當然是蜥蜴啦。而且,還是一種長有長長鼻子的蜥蜴呢。
匹諾曹蜥蜴|與傳說生物面對面
天地之大,無奇不有。在遼闊的自然界,有這樣一種蜥蜴,它們身軀細小看似弱不禁風,綠、黑、白三色相交的體色,卻給人以奇妙的視覺沖擊——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它們小腦袋的頂端,竟長有一根狀似犀角、長長伸出的長鼻子!
“簡直和匹諾曹一模一樣嘛!”第一次看到這種蜥蜴的生物學家無比震驚,仿佛親身目睹了來自童話世界的生物,于是轉頭就給它們正式命名為“匹諾曹蜥蜴”(學名Anolis proboscis)。
自1956年匹諾曹蜥蜴第一次被現代生物學界發現和正式描述以來,僅有6只雄性個體作為標本被完整采集。往后數十年間,除了偶有少數民間目擊報告外,再無其他實質性的進展和發現。
匹諾曹蜥蜴仿佛幽靈般若隱若現,科學界對于它們的習性、生態、繁衍和種群數量近乎一無所知。當時甚至出現了一種論調,認為匹諾曹蜥蜴已經在野外完全滅絕了。
時間來到2005年,一例來自厄瓜多爾迷霧森林(Mindo小鎮旁)的目擊報告引起了學界的注意。當地的生物研究單位迅速集結了好幾個考察小組,馬不停蹄開赴Mindo,終于發現了這種在人類視野中消失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神秘生物。
“很難描述發現這種蜥蜴時的感受。親眼看到活生生的匹諾曹蜥蜴,就像是用雙手揭開了神秘的巨大幕布,和深不可測的黑暗秘密零距離的面對面。你知道,就像尼采說的那樣‘凝視著深淵’……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一直認為這種動物在現實中并不存在,它們只是一種精神符號,一種圖騰象征,或者,一個歷史上的傳說!”考察小組中的攝影師激動地說。
而正是這次神奇的邂逅,為匹諾曹蜥蜴的后續研究,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
長長沖天鼻|原來是“顏值水平儀”
匹諾曹蜥蜴,為爬行綱有鱗目蜥蜴亞目安樂蜥科安樂蜥屬下之同名種,因野外發現實例過少,導致棲地不明、生態不明、種群數量亦不明,因而在IUCN3.1里被評級為EN(瀕危)。
這種蜥蜴兩性異形,只有雄性的頭頂才有長鼻子,雌性并沒有長鼻子結構。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漸漸發現,這尖角一般的長鼻子,其實并無任何實質性的功能,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種性特征的對外昭示。
鼻子越長越大,越能展現雄蜥的“男子氣概”;鼻子的顏色越清淺透亮,則越能展現雄蜥個體的健康和基因水平。把眼光擴大,橫向對比自然界里的其他物種,我們不難找到與匹諾曹蜥蜴使用相似策略的同道之人。
君不見雄性藍孔雀的華麗開屏,大極樂鳥在跳求偶舞時刻意亮出的閃耀羽毛,以及沙氏變色蜥迎風亮劍,秀出帶有橙黑金屬色澤的炫彩喉扇……這些生物的表現正如匹諾曹蜥蜴一樣,意在向異性表達“我就是這條街最靚的靚仔,選擇我,快選擇我!我鐵定會和你生下又白又胖的超級健康大寶寶呢!”
所以換句話說,匹諾曹雄蜥的大鼻子,其實就是強化性吸引力的“門頭店招”,如鮮明的旗幟那般一目了然;而對雌蜥來說,這碩大的沖天鼻尖,則是衡量潛在伴侶綜合實力的“顏值水平儀”,觀之察之對比詳思,即可打發無聊時間,又可一個一個評頭論足,也不失為一種生活小情趣嘛。
慢步時光|密林樹冠的變色大師
匹諾曹蜥蜴遵循晝行夜伏的作息規律,白天爬行至高層樹冠狩獵小蟲為食,同時戰戰兢兢地躲避天敵。夜晚天黑瞎摸瞎走,沿路爬回底層樹根枝杈處準備歇息。
在即將入夜的黃昏時分,匹諾曹蜥蜴腦中的生物鐘定會準時準點高聲叫嚷道:“馬上睡覺啦!馬上睡覺啦!快找地方躺下!快找地方躺下!”
這時候,這些小家伙便會按下按鈕,啟動體內的變色引擎,身體表面所有鱗片全部豎直而立,如同一列列一排排整齊待命的大頭士兵,隨著神經電信號的頻閃脈沖,把身上的淺綠套裝有條不紊的脫下,換上一身新裝,然后多米諾骨牌般一個接一個扭頭轉身,就地趴伏下來。
待所有鱗片士兵換裝趴伏完畢,匹諾曹蜥蜴的全身鱗甲也就從油綠變為灰白,完美隱于樹干根部,與天空、云層、土地、樹葉等自然背景融為一體,然后一動不動、悄無聲息地進入夢鄉,再難被任何生物所發覺。
匹諾曹蜥蜴可是貨真價實的變色大師,它們的偽裝技藝登峰造極,同時速度極快,幾乎可以比肩自然界中最具天賦的變色大師章魚了——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它們為何能一直保持神秘,不被人所知?精湛的變色技巧,頂尖的偽裝水平,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匹諾曹蜥蜴的步速雖相當緩慢,但也著實很有意思,它們的運動方式源自變色龍的真傳——搖頭晃腦、顫顫巍巍,一步一抖、一抖一停、一停再停、反復循環,看它走上一兩步,往往得花上一炷香的時間。
神奇的是,匹諾曹蜥蜴的長鼻子,卻仿佛獨立于它們顫抖和笨重的身軀之外,就像自有生命一樣,可謂如臂使指、指哪兒打哪兒,比之猴子尾巴、老鼠胡須也不落下風。
從如此上佳的運動表現來看,它們的長鼻子很可能除了吸引雌性,昭示個體的基因水準之外,還另有他用。但關于這一點,生物學家們依然還在孜孜以求、苦心鉆研之中,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能給出準確的推測與確鑿的答案,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此這般,就是傳說中的匹諾曹蜥蜴了,你還喜歡嗎?
2、
3、
4、
2
3、
4、
5、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源于網絡 若侵犯所有者之權利 在此鄭重抱歉 并將迅速刪除
本文原創 作者/張濤拉罕丨寫作不易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2022 張濤拉罕,All Rights Reserv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