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多家官方媒體的報道,國家級“保交樓”救市計劃正式啟動。
這一次的“國家級保交樓”計劃將由住建部、財政部、央行等部門聯合行動,通過“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已售且停工爛尾項目”完成交付。
這對于已經“實質爛尾”的項目業主來說,當然是一個“利好信號”,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買房后爛尾,無法交房”了。
因為“國家級保交樓”計劃的實施,就已經意味著“國家兜底”了。
那么,這一次“國家級保交樓”救市計劃的實施,“錢從哪里來”?
根據多家媒體提供的信息來看,這一次的“保交樓資金”主要來自于“政策性銀行和中央財政”,但歸根結底還是“央行兜底”:
第一,“國家級保交樓”計劃的首批救市資金高達2000億。
當然這僅僅是“首批救市資金”,后面肯定還會有“第二批”和“第三批”,預計總體救市資金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第二,這筆錢將以貸款的形式,由央行指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地方政府發放。
錢到了地方政府手里后,最后由地方政府來實施“保交樓”計劃。
“保交樓”貸款資金前兩年利率2.8%,中央財政給予1%的貼息,也就是說“保交樓貸款資金”由中央財政支付1%的利息。
為什么國家要啟動本次“全國性的保交樓”救市計劃?而且還動用如此巨大的“資金規模”?
原因非常簡單!
自從2022年6月份以來爆發的“全國性爛尾危機”已經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惡性循環”:
首先是居民因為擔心“爛尾無法交房”不敢買房,造成了“新房銷售暴跌”,進一步“惡化了房企現金流”,導致房企“無法復工開工”。
然后是地方政府“被迫”大幅收緊“預售資金監管”,進一步加劇了房企的“現金流危機”,房企再次被“重創”。
最后就是房企“沒錢買地”,導致各地“土地財政暴跌”。
這個“惡性循環”一旦持續下去,那么中國房地產就很難有根本性的“起色”,所以要想啟動“新一輪大規模救市”,首先必須要解決“爛尾危機”。
只有解決了“爛尾危機”,才能根本性扭轉市場“預期”。
那么,目前全國的“爛尾規模”究竟有多大呢?
根據“第一財經”的初步估算:目前全國范圍內出現斷供的樓盤在150個左右,覆蓋河南、湖南、江西、河北、廣西、山東等20個省和70個城市。
其中,中國恒大、陽光城、泰禾、融創、佳兆業等已經出現債務“暴雷”企業旗下項目占了大多數。
爛尾項目絕大多數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但北京、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等一線或新一線城市個別樓盤也出現聯名斷供的情況。
也就是說:爛尾危機已經從“三四線城市”逐漸向“一二線城市”蔓延,甚至很多人在北京買“期房”,也非常擔心“有可能會爛尾”。
由此可見,這種“爛尾預期”對樓市影響非常巨大。
本次“國家級保交樓”救市計劃一下子拿出2000億資金,如果按照150個“爛尾項目”來估算,平均一個項目至少可以拿到10億-20個億的“保交樓”紓困資金,“爛尾危機”基本可以得到緩解。
其實除了國家這一次拿出“2000億”資金來保交樓,地方政府也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成立“地方保交樓紓困資金”,確保樓盤“交付”。
7月份以來已經有36個城市提出了保教樓措施,比如鄭州、南寧兩個城市也設置了房地產紓困基金,也是為了確?!?strong>交付”。
所以首批“全國保交樓”的救市資金規模肯定會在2000億以上。
但是,我們要特別提醒的是:不管是“地方保交樓紓困資金”,還是“中央保交樓紓困資金”,表面上看是“政府兜底”,是“央行兜底”,但最終其實還是“納稅人的錢”。
一句話總結:過去十年,中國房企“野蠻擴張”搞出來的“債務大窟窿”,最終還是由“全民買單”了,每一個人都為“保交付”付出了代價。
那么,隨著“2000億保交樓”救市的啟動,對中國房地產有什么影響?
第一,對“爛尾樓”的業主當然是一個“重大利好”,對即將買房的“準業主”也是一個“信心保證”。
大家不用再為“爛尾”而擔心了。
第二,“現房銷售”將會逐漸成為主流,期房預售制度有可能將會逐漸淡出中國房地產市場。
比如北京近期推出的“第三批供地計劃”中,就有多宗土地要求“必須現房銷售”,甚至是“競現房銷售面積”。
這對房企的“資金實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第三,“房企將大規模洗牌”,民營房企將逐漸淡出中國樓市,而國企、央企將會成為中國房地產的“中流砥柱”。
一旦“期房預售制度”被逐漸淘汰,那么按照民營房企的“資金實力”,必將被國企央企所“淘汰”。
這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正式進入“國有時代”。
國企央企的房企“掙錢”,就相當于“國家掙錢”,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
第四,“商品住房供應量將明顯減少”,隨著民企的“大規模退出”,“現房銷售時代”的到來,商品住房的供應量和供應速度將會明顯下降。
在期房預售時代,一塊地從“拍賣環節”到“銷售環節”,最少只需要6個月就足夠了。
一旦進入現房銷售時代,一塊地要從“拍賣環節”進入“銷售環節”,至少需要2年左右。
未來想買新房,只能慢慢等了。
在這種背景下,對于二手房的“次新房”顯然是一個重大利好,中國房地產可能會很快進入“存量房市場時代”了。
所以一旦進入“現房銷售時代”,二手房次新房的房價必漲。
綜上所述,隨著“全國性爛尾危機”的蔓延,中國已經啟動了“國家級保交樓”救市計劃,這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買房預期”的問題,同時也預示著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現房銷售時代的到來,民營房企的大規模退出,中國新房開發門檻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新房市場可能即將被存量房市場所取代。
二手房,有可能將會逐漸成為中國人買房改善的“主力產品”。
核心位置的高品質“二手次新房”,將會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