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是我們日常生活以及運動中常見的損傷,它的專業名字為“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肌肉骨骼系統最常見的損傷之一,同時也是復發率最高的下肢損傷之一。此文詳細講述急性踝關節內翻扭傷以及急性后期的治療和康復。
1, 急性期和急性后期的治療
急性損傷后治療方式的選擇目前仍然有爭議。多數醫生認為:對I、II 度損傷,非手術治療都可獲得滿意療效。對III 度損傷,一些醫生認為早期手術修復可使關節達到機械性穩定,從而獲得好的臨床療效;而另一些醫生則認為非手術也可使大部分病人得到滿意療效,即使少部分病人以后成為慢性不穩定,再行手術修復也可獲得較好療效。但對于合并有骨折移位、運動員一般推薦急性期手術修復。
(1)傳統的方法是早期休息、冰敷、加壓、抬高(RICE)治療,雖然并沒有有效證據證明RICE治療的有效性?,F在更強調保護下早期活動(功能性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還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理療來減輕扭傷后的疼痛。
(2)輕度扭傷(I度)可以通過早期功能康復進行治療,在疼痛允許的情況下保持關節活動性和承重狀態。
(3)中、重度損傷(II和 III度)需要4-6周的保護,用支具或膠帶固定,以限制腳踝的活動范圍,并允許已破裂的韌帶末端愈合。不鼓勵長時間石膏固定,因為與主動康復計劃相比,關節活動度和生理損害可能降低。然而,最近有證據表明,急性期的短期固定期(最長10天),尤其是II級和III級扭傷,在減輕疼痛和水腫方面可產生積極作用。
(4)運動療法中鍛煉計劃的主要重點是神經肌肉和本體感覺運動。運動治療可能具有多種效果,其中可降低復發性踝關節不穩的患病率,以及功能性踝關節不穩定的患病率。
(5)手法關節活動是屬于功能性治療的最后一類。它主要是為了改善踝關節活動度。研究還表明手動活動可用于減輕疼痛。當與運動療法聯合使用時,手法治療的效果得到增強。
(6)一般功能康復訓練需要4—6周時間。主要取決于損傷的輕重,固定時間長短即病人對對康復訓練的效果等。I度損傷可較快的進入康復。III 度損傷固定時間較長,常需要2—3周時間??祻瓦^程也較長,需要護踝保護3-6月時間。
(7)對反復扭傷后嚴重的3度損傷,外踝較大撕脫骨折,合并較嚴重踝內側損傷或距骨骨軟骨骨折病人有一期手術的指征。
踝關節功能活動練習
表3美國家庭醫學會
(StrengthofRecommendation Taxonomy,SORT)根據循證醫學等級推薦的非手術治療及其等級
2,慢性踝關節外側不穩定的非手術治療
(1)使用足踝輔具(矯形器,足墊,矯形鞋,固定帶)對于一部分踝關節外側慢性不穩定患者具有穩定踝關節作用,預防踝關節扭傷的復發。
圖踝關節固定支具
(2)未經過康復治療的患者,仍可先進行康復治療。如手法和按摩,踝部肌肉力量練習和本體感覺訓練。
圖踝關節肌力訓練
圖踝關節本體感覺及平衡能力訓練
3,慢性踝關節外側不穩定的非手術治療
如果經過3-6個月非術手不能改善癥狀,可考慮手術治療。如外側韌帶修復術和韌帶重建手術。
圖踝關節外側韌帶修復術A,Brostrom手術。B,Brostrom-Gould手術。
大部分患者可采用韌帶修復手術,如果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可能需要韌帶重建手術。如損傷韌帶質量不良,全身韌帶松弛,體重過大,既往修復手術失敗等。
圖使用人工線帶加強前距腓韌帶(Internal Brace)
圖 使用自體、異體肌腱和界面螺釘解剖重建前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