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日前在長沙隆重舉行。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央視品牌顧問李光斗在論壇上發表了《當非洲咖啡遇上中國網紅城市》主題演講。本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由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中非經貿合作促進研究會,自貿長沙片區雨花管委會,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盧旺達、烏干達與贊比亞五國駐華使館等單位聯合舉辦,得到來自中國與非洲各國政商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李光斗在中非產業合作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在本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當非洲咖啡遇上中國網紅城市》的主題演講中,李光斗指出:咖啡之于非洲在某種程度上正如茶葉之于中國。咖啡發源于非洲,得天獨厚的適宜種植條件成就了非洲咖啡獨特的口感和優良的品質,可謂非洲的黑色黃金。但由于各種原因,非洲咖啡的全部商業價值,尤其是品牌價值還遠未真正顯現開發出來。在當今的全球市場,非洲是優質咖啡豆的重要原產地之一,但美國雀巢執速溶咖啡牛耳,占全球速溶市場的28.5%,星巴克在全球開店超過3.2萬家,在中國也有6000家店。中國是茶的故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全球茶產量、茶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大品牌,而英國本土不種植一棵茶樹,卻打造出賺全世界錢的立頓茶品牌,中國近7萬家茶企的年出口總額曾一度不及立頓銷售總額的一半,中國從“茶葉內銷大國”升級為“世界茶葉品牌大國”仍舊任重道遠。同樣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卻是麥當勞把炸薯條賣向了全世界,品客(PRINGLES)與樂事(Lay’S)成為消費者認知最廣的薯條品牌,而番茄原產于中南美洲,亨氏卻把番茄醬一年賣出6億瓶,年銷售額是老干媽的30倍。
可見在全球大市場上,原產地品牌不一定賣得過流通品牌。好品牌應該是賣出來的,咖啡要實現品牌化發展,必須唱好品牌“三部曲”,即取一個好名字,古典的、洋氣的、現代的品牌名稱是“加分項”;講一個好故事,故事講得好、品牌才能賣得好;選一個好模式,要打造新場景營銷,創新商業模式,才能將品牌的價值最大化。
在李光斗看來,中國是新消費品牌快速成長之地,品牌是農產品產業化的最重要推手。中國企業利用世界資源,突破增長的極限,尋找到新的增長曲線,實現逆勢增長更會事半功倍。咖啡的原產料重要,但產品流通渠道更重要。依托中國市場強大的輻射能力,非洲咖啡能實現‘一路馳騁’。未來隨著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降低,會更多地關注咖啡產地、咖啡豆品種和品牌背后的故事,使得咖啡不只是飲品,還要帶有文化社交屬性和生活方式。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增量市場,咖啡消費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遠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一個規模達萬億的中國咖啡大市場或將未來幾年就會成就。同時,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的壟斷力被分散,個性化潮牌、小眾品牌、小微品牌、個人品牌紛紛出現。咖啡市場星巴克、雀巢與麥氏等傳統大品牌的統治地位受到挑戰,誕生了瑞幸咖啡、三頓半咖啡與貓屎咖啡等眾多新興品牌。
“2023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是中非經貿博覽會對非經貿促進系列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以即將舉辦的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旨在推廣非洲咖啡,展示咖啡產業鏈以及咖啡品牌建設成果,打造全國咖啡行業典范,助推中非經貿在湘深化發展。因海拔、氣候等原因,非洲國家咖啡酸度較低、口感潤滑、醇度適中,深受消費者喜歡。此次,非洲5國推介了多個咖啡品種,其中肯尼亞帶來阿拉比卡品種、埃塞俄比亞的阿拉比卡系列、烏干達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等,作為重點品鑒及特色推介。
非洲是咖啡的發源地和主產區,長沙是中國最紅的網紅城市,正邁向國際化都市,咖啡已走進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生活,當非洲咖啡遇上中國長沙,將會研磨出更醇香的咖啡品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落戶湖南,為探索中非企業的巨大合作機遇樹立了新典范。湖南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搭平臺、拓渠道、聚資源,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制定先行區支持政策,積極探索中非深度合作新路徑、新機制。自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成立以來,中非經貿合作逐步深入,先行區成果逐漸顯現,其中非洲咖啡產業鏈已初步建成,區塊內非洲咖啡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正如正如咖啡連鎖品牌“小咖主”就充分把握住了中非合作的歷史機遇,結出中非經貿合作結出的碩果,為中國人民帶來了風味更加醇厚獨特的非洲咖啡精品。
李光斗對話小咖主品牌創始人景建華
李光斗出身于市場營銷第一線,自1990年開始從事市場營銷和品牌策劃工作,致力于推動中國品牌快速成長,孵化新產品、用資本力量推動企業上市;李光斗先后擔任伊利集團、蒙牛乳業、民生藥業、古越龍山、招商銀行、長虹、喜臨門集團、青島啤酒、三元食品等全國數十家著名企業的常年品牌戰略和營銷廣告顧問。李光斗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曾任復旦大學研究生會副主席,代表中國大學生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大專辯論會,戰勝中國臺灣大學隊榮獲冠軍。
李光斗的“插位”理論指導中國眾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后來居上、超越競爭對手,榮獲中國策劃業杰出功勛獎; 李光斗的自媒體視頻《李光斗觀察》已成為愛奇藝、優酷和騰訊等各大網站的熱門財經節目; 李光斗曾在洛杉磯舉行的中美企業峰會上榮獲“中美文化交流品牌傳播大獎”。 在總結了多年的品牌和市場營銷研究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李光斗著作甚豐: 《插位》是中國企業品牌營銷新寶典; 《故事營銷》是世界最流行的品牌模式; 《互聯網下半場》詮釋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 《分享經濟》和《社交眾籌》被譽為中國企業家互聯網+轉型的必讀書; 《區塊鏈財富革命》成為該領域的重要暢銷書,榮膺“中美企業峰會?最佳商業思想圖書大獎”; 《雙循環經濟學》系統分析新冠疫情帶來的大變局、大洗牌和社會重構以及雙循環對中國商業與企業的影響。
長期以來,李光斗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本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李光斗的主題演講以中國實踐與國際化視野相結合,得到了眾多參會嘉賓及企業的認同與贊賞。在本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論壇”《當非洲咖啡遇上中國網紅城市》的主題演講中,李光斗進一步強調:品牌競爭力力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衡量一個地區強弱,看它有多少全國性的品牌,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是看它有多少世界性的品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不能一蹴而就。品牌應該是我們最大的價值共識,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是國家的最重要的軟實力之一。中國的崛起復興與長治久安,有賴于中國品牌擺脫低質、廉價的標簽向中高端化發展,中國品牌不僅要改變世界對中國產品的偏見,更要重塑國人對中國品牌的信心。中國品牌的新邏輯也涵蓋了高端化,最貴的牛奶、最貴的茶、最貴的咖啡,乃至最貴的家電、最貴的手機、最貴的汽車都有可能在中國誕生。
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發展,打造更多擁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企業,向世界貢獻中國品牌的力量。 創新與品牌驅動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強大的雙引擎,中國要建設創新驅動型國家,中國經濟要 轉換動能,完成“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三個轉變”; 中國企業應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增強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實現品牌價值從平替到高贊的升位,改變“制造大國、品牌小 國”的現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