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的過程
估算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 建立估算目標
□ 確定項目細節
□ 選擇合適的估算模型
□ 形成估算策略和計劃
□ 準備估算
□ 包括估算風險
□ 驗證和最終確定估算
□ 基線化估算
□ 在項目計劃中使用估算
估算的公式
持續時間 =(工作量/生產率)/ 可利用率
成本 =(工作量/生產率)/ 單位成本
生產率對成本的影響
1. 生產率是一種單位時間內工作的相關測量
□ 不同的技能水平具有不同的生產率
□ 你必須確定可以用于估計的生產率
□ 最安全的方法是用平均生產率的80%
2. 例如有一個任務估計需要120小時,并且按10元/小時支付,假設人的100%的時間是有產出的,那么你需要預算1200元。但實際上,一個人只有80%的時間有產出,你預算的數據是不是就要更大?
3. 你需要多少預算?
注意:如果你是按小時支付人工費,那么你假設可利用時間是100%,因為你只支付他們工作的小時。因此,在成本公式中沒有可用性因素。
估算的方法
一些通用的估算方法:
1. 自頂向下估算:比較歷史數據與經驗,這種方法基于收集的判斷、運去的經驗和基于對過去相關類似活動的數據評估之上。
2. 自底向上估算:把單個活動或工作包的成本和持續時間估算成小時,總結或匯總,結果就形成了總的項目估算。
3. 類比估算:是用一個之前的類似項目的實際成本作為基準,估計當前項目的成本,也稱類推或比較。
4. 參數估算:在數據模型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措施,以預測項目成本。
5. 設計到成本的估算:用在當客戶或發起人,已經對這個項目有一個明確的價格,并且估算必須遵守那個價格。
6. 專家判斷估算:使用任何具有特定知識的個人或者群體,提供的專業知識作為評估輸入來進行評估過程。
自頂向下與自底向上的比較
1. 自頂向下
□ 項目的高階(初略)估算或他們的匯總元素基于參數的、類比或比較的、專家判斷
□ 估算是基于判斷的收集、過去經驗和基于對相關類似活動的過去數據的評估之上
□ 通常比其他技術節省成本,準確度也低
2. 自底向上
□ 估計單個任務的工時成本
□ 匯總和疊加所有的單個任務,獲得項目總和
□ 成本和準確度依賴于單個任務的劃分粒度
估算類型的特點
不同的項目在不同的情況下,要求使用特定的估算方法。
三種常用的估算類型是:粗略量級估算ROM、預算型估算和限制型估算。
估算的基本規則
1. 采用最適當的途徑和最精確的方法。
2. 開始于一套最簡單和真實的任務估算:
□ 隨著對正在被估算的具體任務的細節了解地更多,提煉這些估算
□ 在適當的時候考慮風險和意外
3. 避免開始于假定的結果而后逆向工作來證明這個結果,除非做設計到成本的估算:
□ 估計不符合目標成本或進度計劃,這個問題必須通過權衡范圍、進度和成本來解決
4. 不要低估了估算:
□ 項目經理要為超支負責
5. 溝通了解需要的估算準確程度。
6. 讓項目成員參與估算過程,以讓他們能提供他們的見解和在過程中找到歸屬感。
7. 使用歷史數據作為估算的基礎:
□ 用類比方法和類似類型,大小項目的過去投入工時比較你的任務或項目
□ 確定項目團隊成員是否有不好的估算歷史
8. 當有標準適用時,使用標準。
9. 意識到估算需要花費時間,分配充足的時間以形成估算:
□ 按平均水平,形成一份估算要占用總項目進度時間的2%
10. 文檔化所有的假設和限制:
□ 開發和維護一份深入的、詳盡的假設和限制條件的描述文檔是很關鍵的,它是估算的基礎
□ 如果最初的假設和限制條件發生變化,估算的基礎不再一樣或者可能不再有效,那么估算本身也需要變更
11. 文檔化已完成的估算,除非被寫下來否則估算就不是估算:
□ 記錄你的估計、假設、限制、方法和作為估算基礎的數據值
注意:估算規則注重真實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