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2023〕13號大幅提高了子女教育等三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緊接著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4號,對相關征管事項進行了明確。結合兩個文件,以及相關解讀內容,我們給大家簡單聊一下。
單就政策內容而言,需要大家關注的重點如下:
1、對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分別提高1000元。
2、新的優惠政策是2023年1月1日開始執,已經填報上述三項專項附加扣除的,不用重新填報,自2023年9月申報期開始,可以按新標準扣除。
3、2023年1月至7月已按舊標準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多交的稅款,可以自動抵減2023年后續月份的稅款,抵減不完的,匯算清繳階段可以繼續享受(根據匯算結果退稅)。
簡單來說,這個優惠政策,主要照顧的對象是“上有老下有小”一族。扣除標準提高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自2023年1月開始,上有老下有小一族,月薪1.2萬以內,基本不用交個稅了。
比如,小明是獨生子女,家里父親已經年滿60周歲,有兩個孩子:一個不滿3歲,一個在上幼兒園。小明可以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有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以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三項。
假設小明在扣除三險一金等項目后,工資是12000元,那么在2023年小明需要繳納的應納稅所得額=12000-5000-3000-2000-2000=0元,需要繳納的個稅也是0元。
而對比扣除標準提高之前,小明每月需要繳納的個稅=(12000-5000-2000-1000-1000)*3%-0=90元。
也就是說,得益于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提高,小明每月可以少交個稅90元,一年下來就是90*12=1080元。
當然上述案例,可能過于理想化,并不能代表全部家庭。但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優惠政策,在變相地提高了“上有老下有小”群體的個稅起征點,讓這部分群體的個稅起征點,基本上達到了1萬元以上。
另外,在這里我們還給大家準備了2023年最新的個稅7項專項附加扣除表,包括最新的扣除范圍、扣除方式、扣除標準、扣除主體、注意事項等,供大家參考。
1、子女教育
要點總結:家里有上學的孩子(不上幼兒園也可享受),2000/月定額扣除,父母可各扣50%,或選擇其一扣100%。
注:如果屬于非全日制的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應由子女本人填報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2、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要點總結:家里有3周歲以內的寶寶,2000元/月定額扣除,父母可雙方分別扣除50%,或選擇其中一方扣除100%。
3、贍養老人
要點總結:家里有年滿60周歲的父母(父親或母親,一個就行),獨生子女3000元/月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兄弟姐妹分攤,每人每月最高不超1500元。
注:被贍養人也包括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周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另外,贍養岳父母或公公婆婆不可以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4、住房租金
要點總結:在上班的城市租房子(沒有自有住房),按城市規模不同,可享受每月1500/1100/800元的定額扣除。
注:夫妻雙方在一個城市上班,只能選擇其中一人扣除。另外需要有租賃合同或協議,并留存備查。
5、住房貸款利息
要點總結:貸款買的首套房,正在還貸款,每月定額扣除1000元,最高可扣20年。對于婚后雙方共同購買的住房,只能選擇其中一方扣除。
注:婚前雙方分別購買住房的,可以一方100%扣除,或選擇雙方各扣50%。
6、繼續教育
要點總結:境內學歷繼續教育,每月400元定額扣除,最長可扣48個月;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在取得證書的年度,一次性定額扣除3600元。
7、大病醫療
要點總結:個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單獨計算)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萬限額內據實扣除。可以本人扣,也可以配偶扣。
注: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只能在次年匯算清繳的時候享受扣除。如果未成年子女符合條件的扣除,可選擇由父母一方扣除。
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能享受上述個稅7項專項附加扣除中的一項或幾項,建議大家充分比對相關條件,確保相關優惠應享盡享。
同時,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納稅人需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在個稅稽查不斷趨嚴的背景下,虛假填報專項附加扣除后果嚴重,大家應重視相關風險,避免被查被罰。
最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