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師傅,去云棲小鎮。”
“是參加云棲大會吧。”
“嗯,是。”
10月31日一大早,在杭州東站火車站的出租車候車點,犀利姐一上車說出目的地,司機師傅就說出了“云棲大會”。一路上,距離云棲小鎮還有八九公里,“云棲大會”的路牌就是不是出現在視野中。
云棲大會對當地人影響很大,云棲大會場外圍,甚至傳出了2位媽媽在云棲大會現場招婿的照片,里面要求很細,比如:在阿里從事大模型工作、阿里云優先、算法>后端>前端……
犀利姐不僅感慨,云計算、大模型已經火到這個程度了!
對阿里云而言,2023年的云棲大會,顯得尤其重要。此次云棲大會為期三天,設有兩場主論壇與500多場分論壇,吸引了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8萬多名從業者參會。
一大早,阿里巴巴集團的“靈魂人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團新任CEO吳泳明等都已經出現云棲小鎮,陪同相關領導逛了展館。同行的,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云計算技術專家、阿里云創始人王堅、阿里云CTO周靖人等。
隨著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化時代正在開啟,AI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生產力,并對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從底層算力到AI平臺再到模型服務,阿里巴巴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阿里云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和創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阿里巴巴“要打造AI時代最開放的云”。
據介紹,目前全國80%的科技企業和超過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10月閉幕的杭州亞運會核心系統100%跑在云上,成為首屆“云上亞運”,創造了亞運歷史。
在蔡崇信看來,“從2009年阿里云計算寫下第一行代碼開始,阿里巴巴就希望讓計算成為像水和電一樣的公共服務,成就更多開發者和企業。阿里巴巴是全球第一家把自身所有業務都搬上云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AI時代,阿里巴巴對‘客戶第一’的堅守始終不變。”
蔡崇信同時強調“開放”,“不開放就沒有生態,沒有生態就沒有未來。同時,我們要始終攀登技術高峰,只有站在更先進、更穩定的技術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開放底氣。”
據了解,去年的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發布了AI開源社區“魔搭”。短短一年時間,魔搭匯聚了280萬開發者、2300多個優質模型,模型下載量超過1億,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活躍的AI開發者社區,為數字經濟“以開放促發展”理念提供了一個鮮活案例。
“做AI時代最開放的云,讓開發AI、使用AI變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幫助各行各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把AI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蔡崇信說。
云棲大會的開幕式上,雖然阿里巴巴集團新任CEO吳泳銘沒有上臺發言,但此前在9月12日的全員信中,這個新上任的CEO就快速宣布確立了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中心。
未來,阿里巴巴集團將對三類業務加大戰略性投入——一是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二是AI驅動的科技業務,三是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當時吳泳明就在公開信中稱:”下一個十年,最大的變量毫無疑問是AI帶來的全行業深刻變革。我們必須在AI時代以再次創業的決心,重塑用戶價值,才可能得到在未來十年繼續服務客戶的機會。我們各業務有大量用戶場景,我們必須讓這些場景都變成AI技術最佳的應用場,通過技術創新帶來突破性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如果跟不上AI時代的變遷,一定會有新的物種將我們取代。”
2023年的云棲大會,可以說是一場關乎阿里巴巴集團的AI驅動核心戰略的盛會。
云棲大會上,阿里云首席技術官周靖人也表示,阿里云已經搭建了完善的AI基礎設施,建立了完善的AI大模型訓練平臺,能夠提供非常完善的模型推理服務。繼數月前發布通義千問1.0大模型后,31日下午阿里云將發布新的通義千問2.0大模型,進行更加重量級的升級,此外還會發布一系列行業模型,有效幫助開發者在各行各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力量,真正去結合自己的業務場景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