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隨著年后招聘、求職旺季到來,不少職場人正在暗戳戳準備著升職加薪,同時也在看外面的機會,想跳槽換一份薪資更高的工作。
朋友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做管理,為了給自己的簡歷增加競爭力,她降職跳槽進入了一家大廠,從此基本上告別了朝九晚六的生活。
然而,在連連做出業績之后,她去跟領導談升職加薪,但是卻被領導明確拒絕,說現在沒有名額。
現在她又在焦慮,自己馬上就三十歲了,如果不能成為管理崗,之后還會面臨35歲危機,目前正在糾結要不要出去看看其他機會。
一、35歲是分水嶺并非終點
近年來,一些互聯網大廠辭退35歲以上員工的新聞頻上熱搜,很多沒有到35歲的人,開始提前擔心自己的職業生涯。
大部分人的職業規劃都是一路向上的:從小公司到大廠、從月入幾千到幾萬、從基層員工到管理崗,一步步實現升職加薪,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現在的職場基本上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大多數人擔心的問題是:自己如果不能升職,就會被后面的新人頂上。
很多人擔心,在“裁員廣進”時代,到了35歲,還沒有坐上管理崗,就會面臨優化,然而35歲是職場的轉折點,但不是職場的終點。
我們經歷的轉折點有很多,例如:可能是走出舒適區、可能是擁有面對可能失敗的勇氣、可能是鼓起勇氣說出大家不敢直說的事實……
在面臨職場轉折點時,比起一定要升職、留在原崗位,更重要的是擁有未雨綢繆的計劃、積極求變、追求自我想要的生活的勇氣。
二、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
小姜以前在一家大公司工作,996成為常態,雖然薪資可觀,但是消費也不低,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需要時時刻刻盯著消息,下班之后也得留意工作信息,長此以往對工作感到愈發倦怠。
前段時間覺得自己實在卷不動了,回到了老家縣城找了一份朝九晚五、雙休的工作,雖然薪資有所下降,但是小姜說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不少,找到了以前工作沒有的樂趣,下班后還有時間出去溜溜彎,逛逛街。
在很多人看來,小姜這種做法不符合大家的常規思維。職業生涯就應該走上坡路,薪資應該往上漲,職級也應該往上。
2023年有句很流行的話“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我們的職業發展不應該只局限于升職加薪,更應該是人生狀態的成長。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們的一生被簡單劃分為幾個時間段:18歲長大成人、22、23歲大學畢業、25歲工作穩定,35歲以后似乎我們的人生就此定型。
當我們執著于年齡、執著于不晉升就離職、執著于職業生涯不能走下坡路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將自己嵌入了一個固定的時間軸里。
年齡有它的局限,亦有它的寶貴。在跳出既定思路,擁抱曠野人生這件事情上,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選擇權。
在《走在自己的時區里》這首詩中寫道:“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允許人生有時差,在我們生命的時間表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不執著于短時間的升職加薪,而是更加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豐盈自己的內在,也挺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