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婆口中,我或許是被頻頻稱贊的嫂子,一個被描述為能干、會持家的典范。然而,這其中的辛酸與真實,恐怕只有我自己能體會。
婆婆總是夸贊我獨自照顧兩個孩子,還能烹飪出美味佳肴。但我深知,這背后是婆婆對我弟妹的隱晦比較。每當弟妹忙碌于家務,如拖地、洗衣、洗碗、煮飯時,婆婆總會拿我來做對比。
事實上,婆婆可能并不了解我生活的全貌。我確實獨自照顧兩個孩子,他們只相差兩歲多。在孕育老大的過程中,我全程自己照顧自己,甚至坐月子期間也鮮有婆婆的關心。老公雖然會買菜燉湯,但其他瑣事如換尿布、洗屁股等,都是我和老公共同分擔。老二來臨時,我仍帶著老大,同時還要應對各種家務。
弟妹懷孕后,婆婆轉而照顧她的孕期生活。而當她生下老二后,婆婆又幫她帶孩子。而我,在生老大時,是老公陪在我身邊;坐月子期間,也是老公帶著老大一起照顧我。去年過年,盡管我提議回家看看,但婆婆卻處處以我為先,甚至讓弟妹產生了醋意。
我并非傻子,我能感受到婆婆在心中的天平上,老公的地位遠不及小叔子。婆婆總是心疼小叔子的壓力,即便他在城里買了房,農村也有修繕過的房子。而對于我們,婆婆卻總認為我們什么都沒有。這種價值觀的差異,讓我難以理解。我們做點小生意,每月也能有三萬左右的收入,但在婆婆眼里,卻似乎不如工資五千到一萬的工作穩定。
當然,我也清楚,在婆婆心中,弟妹的地位同樣高于我。那年回家過年,我買了很多菜,但最后端上桌的卻只有一盆白菜。婆婆解釋說,好菜要留著初二弟妹上門時吃。這種偏心讓我深感酸爽和不滿。
我婆家并不富裕,房子還是六十年代的老房子。我第一次去時,簡直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這么貧窮的家庭。對于婆婆給的見面禮和親戚給的錢,我都留下了。可以說,我是婆家幾乎什么都沒要的人。
然而,在窮人心里,什么都不要并不會被認為是高風亮節,反而會被認為你家更差。甚至老公的姨夫在得知我是四川人后,還不斷強調我家的條件。這種看似關心的詢問,實際上卻是對我家境的貶低。
我曾經忍受過很多屈辱,但如今這些都已沒有意義。當年我太過圣母,看著老公窮得可憐又孝順,便選擇了忍耐。直到婆婆第一次來我的娘家,看到我們四川的生活條件,她才知道我們并非窮得只能喝地瓜湯長大,也并非住著破爛的房子。她也明白,我們并非因為窮才選擇了她的兒子。
婆婆在新生兒育兒方面甚至不會給孩子洗澡。月子里我只好自己教她。從那以后,婆婆在我面前變得自卑又害怕。雖然她不是一個壞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好人,但在我心中,她已經沒有什么好印象了。雖然我不怨恨她也沒有感情,但我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每季給她買衣服了。至于她和弟妹之間的關系,我相信弟妹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會虐待她的。只是在這個家里,她可能得不到應有的認同和尊重。而我自己,作為別人口中被夸的嫂子,與弟妹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