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字“屠龍手段”關注我哦。
粉絲提問:
屠龍回答:
---如果我是你---
我建議你直接放棄讀博。因為你的需求,你的性格和博士能給你的東西嚴重錯配。
博士能給你什么東西呢,就是以下:
1. 思考抽象問題的能力;
2. 學術鉆研的能力;
3. 學術職業生涯(也就是當教授)
你對這三個東西,其實都不感興趣。你并不是那種天馬行空的人:你并不是那種對雪萊的詩歌,或者納米的技術,或者宇宙弦理論,或者機器人算法這些東西癡迷的人。
從你的整篇文章來看,你思考的,其實只有兩件事:賺錢和結婚。
你必須得對自己承認,你是一個非常世俗的人(世俗沒有什么不好,這只是一種興趣)——所以你對研究沒有興趣。
你去讀博士,其實只是信了朋友的邪,誤以為它是賺錢的跳板。
但博士不是賺錢的跳板:它是教你抽象思考的。
那你還不趕快回國?
其實你當時不滿足于你的清閑工作,想有更大的野心,想學習是好事兒:但你應該讀個在職MBA一類的。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讀完博士都能當教授。我自己也沒有。
但是我在讀博士做博后的時候,我是真的喜歡思考抽象問題的:我并不是每天想我35歲怎么辦,也不會想什么人生到了后半段。
我的思考模式是:年齡只是一個自然數,只代表地球公轉。
我后來不得不離開學術圈,并不是因為焦慮,或者不喜歡,是生活所迫,要賺錢買房。
我要是有錢,我就不離開了。
所以,你的整個思考模式,都跟學術圈格格不入:
學術圈的人就算娛樂,開party,都會興高采烈辯論圣誕老人送禮物,車速會不會產生火球,如果圣誕老人是量子態的會怎么樣;如果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沒發現煤炭,瓦特的蒸汽機會不會把森林都燒了。
你不會對這些天馬行空的討論感興趣的,你會覺得完全是浪費時間的折磨:你覺得不著邊際。
你想做的,其實是完成人生的任務:賺錢,找個好對象,讓自己不焦慮。
但這個圈子的人,都是喜歡以思考,研究和寫作這些不著邊際問題為樂。
——你明白嗎?你今年就算不是30歲,你是22歲,我也對你勸退。
你就不是這個圈子的人,你的思維對于這個圈子來說“太接地氣”。
呆一天痛苦一天。回國找個工作,以后有野心再讀個MBA,多社交,也能達到你的目標。
以后切勿干錯配自己性格的事情。
今天的話題講完了,如果喜歡,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精彩延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