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請的1萬余元退稅款,已經到賬。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3月21日開始,個稅匯算無需預約就可以辦理,如果你做好這3項準備,也許你也能退稅幾千塊。
一、了解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
很多人一看到別人退稅了很多錢,就覺得自己也能退稅,然后著急忙慌的一頓操作,結果發現:要么就是一分錢退稅都沒有,要么就是還需要補稅!難免內心無比失落。
其實,大家如果大家對退稅有一個基礎的概念,就不會有這樣的心情了。
所謂退稅,前提是你交了稅,且多交了稅。如果你平時一分錢個稅都沒交過,就別白費力氣了,國家不會倒貼錢給你退稅的。
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清楚的了解并知曉自己上一個年度掙了多少錢,交了多少個稅。操作也很簡單:點擊個稅申報系統的收入納稅明細,就能查詢。
1、點擊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
2、選擇2023年度,勾選綜合所得的所有類型,點擊查詢。
3、在彈出的查詢結果里,2023年度的收入合計、已申報稅額合計,一目了然。
如果有交個稅,算是滿足了可以退稅的前提。但是最終能不能退,能退多少,則需要看你收入的構成和可以享受的扣除項了。
二、核對收入是否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符、扣除項是否充分享受
在個稅匯算中,有一個重要的公式:
需要繳納的個稅=(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收入額是增項,其他的都是減項。
一方面,大家需要核對下系統里的收入:
1、核對收入是否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符,如果發現收入有問題,可先與相關單位聯系核實,經核實確實不屬于自己收入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申訴。
2、核對勞務報酬等收入在系統中是否有體現,因為勞務報酬預扣稅率較高,如果發現有勞務報酬收入未在系統中體現,需要進行導入操作,這樣很大概率上會產生退稅。
另一方面,大家需要關注“減項”中的扣除項目,是否都有充分享受。如果沒有充分享受,那么及時填報后,自然可能會產生退稅。
我們來詳細看一下“減項”的構成:
1、60000元:基本上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基本減除費用,也就是5000的免征額,5000*12=60000元。這一項不用管,系統會自動減除。
2、專項扣除:包括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公積金。所謂個人承擔的,就是從你工資里扣的那部分。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目前而言,對于靈活就業等群體,自己繳納社保、公積金的,需要自己手動填報。
3、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等7項,需要大家重點核查,有沒有充分、完整地享受??鄢椖亢蜆藴蕝⒖既缦拢?/p>
4、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及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以及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具體扣除內容和扣除標準,參考如下:
具體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在匯算申報的時候,仔細核對一下上述扣除項的相關欄次,有沒有數據,以及數據是否準確。
如果你應該享受相關扣除項,但相關數據卻是0,這個時候就屬于應該享受但未享受,需要及時補充填報。補充填報后,自然可能會產生退稅。
順便提醒大家注意:有些扣除項目,是夫妻雙方可以選擇或共同填報的,這個時候大家需要適當籌劃一下,誰收入高、適用稅率高,扣除項就放在誰那邊。
三、充分了解并利用年終獎計稅方式
如果你在2023年度有年終獎,則需要充分了解年終獎的計稅政策,并做好年終獎計稅方式的選擇。
根據規定,年終獎可以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也可以選擇單獨計稅。具體大家也無需完全搞懂兩種計稅方式的計算方法,只需在匯算申報的時候,分別選擇下兩種計稅方式,哪種方式交稅少,就選擇哪種即可。
對于一些收入不是很高,或者年終獎很高的群體而言,通過這樣的操作,很可能會產生退稅的。
最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