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革命先輩在參加革命時,就做好了流血犧牲的準備,為了勝利,他們不懼犧牲,勇往直前,自1921年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成了革命烈士,在這其中,有很多高級將領,很多人都是師級甚至軍級以上的職務,如果能夠不犧牲,到了五五授銜時,他們都是有著大將甚至元帥的資格的,筆者就把這些犧牲的高級將領歸納一下,緬懷一下這些革命先輩吧。
紅一方面軍: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始,一直到1937年,這段時間,紅一方面軍犧牲的高級別將領非常多。其中秋收起義時犧牲的盧德銘,是秋收起義的總指揮,毛委員的愛將。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立后,一直到長征開始前,犧牲的高級將領有胡少海、張子清、何挺穎、朱云卿、伍中豪、黃公略、曾士峨、王良、宛希先、尋淮洲等人。
其中,胡少海在湘南暴動中智取宜章縣城,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張子清、宛希先、伍中豪都是主席在大革命時期的學生,在參加秋收起義后,也都成長為紅軍中的名將,何挺穎、朱云卿也都是井岡山根據(jù)地草創(chuàng)階段的關鍵人物,曾士峨、王良都是贛南閩西蘇區(qū)時期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黃公略則是彭老總的平江起義舊部,是紅六軍軍長,被主席寫入詩詞中的赫赫名將。
在長征中以及后來的東征、西征中,鄧萍、董振堂等高級將領也為革命捐軀。鄧萍是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舊部,是彭老總的參謀長,董振堂則是寧都起義的指揮者,是紅五軍團軍團長。都是高級別將領。
盧德銘、胡少海、張子清、何挺穎、朱云卿、伍中豪、黃公略、曾士峨、王良、尋淮洲、宛希先、鄧萍、董振堂這十三位將領的資歷,都是夠得上開國大將級別的,他們的犧牲,是革命的重大損失。
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大別山、川陜等地浴血奮戰(zhàn),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輝煌的戰(zhàn)績。僅僅在蘇區(qū)的反圍剿斗爭時期,紅四方面軍殲敵總數(shù)超過了30萬人,位居三大主力紅軍之首。當然了,伴隨著這些輝煌勝利的,是我軍付出的重大犧牲。從1927年的黃麻起義,到抗日戰(zhàn)爭開始前,紅四方面軍犧牲的高級將領非常多,曾中生、許繼慎、蔡申熙、鄺繼勛、吳光浩、王平章、余天云、吳煥先都是杰出的軍事人才,全部犧牲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可見我們能夠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多么的不容易。
曾中生是鄂豫皖蘇區(qū)的奠基者,許繼慎、蔡申熙都是紅四方面軍的杰出將領,位列人民軍隊36個軍事家名單的,鄺繼勛做過紅四軍軍長,吳光浩則是黃麻起義的指揮者,做過徐向前的上司,吳煥先則是紅25軍的杰出政委,軍事、政工方面都有著杰出的成績。
紅四方面軍犧牲的這八位高級將領,全部是軍長以上的職務,他們的犧牲,對人民軍隊的損失難以估量。
紅二方面軍:湘鄂西蘇區(qū),以及日后的紅二方面軍犧牲的高級將領特別多,但多是師級干部,在開國后很難做到大將。在這些革命先烈中,大將資歷的有周逸群、段德昌。周逸群在南昌起義前就在賀龍的20軍做師長了,是賀老總的好搭檔,而段德昌則是紅六軍、洪湖蘇區(qū)的奠基者,還是彭老總的入黨介紹人。他們都有著赫赫的功勛和非常高的資歷,如果能到五五授銜,大將肯定是沒問題的
除了這三大主力,做過紅15軍團副軍團長的劉志丹,做過紅十軍團軍團長的劉疇西,西北紅軍創(chuàng)始人謝子長,也都是有著大將資歷的杰出名將。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方志敏、張?zhí)椎认攘抑饕獜氖抡さ母刹浚墑e也是相當高的,但是他們沒怎么擔任軍事干部,即使不犧牲,應該也不會參加授銜,所以就不作討論了。
綜上所述,筆者一共總結了26位革命先烈,其中,紅一方面軍13人,紅四方面軍八人,紅二方面軍兩人,西北紅軍兩人,紅十軍團兩人(尋淮洲將軍既屬于紅一方面軍也屬于紅十軍團)。他們的資歷,都是夠得上大將甚至元帥的,但是因為早早為革命犧牲了,未能見證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也自然不會獲得軍銜了。這的確是一個重大的遺憾。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x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