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至3月,《人民日報》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會議活動、重要講話、致電賀信等進行報道,《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研究事兒”整理集納相關內容,摘錄金句,供讀者學習參考。
二 月
ER
YUE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正義之路
回顧一年來的拼搏奮斗,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正義之路。只要我們堅持道不變、志不改,一以貫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中的各種艱難險阻,不斷邁向成功的彼岸。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9日第1版《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 習近平發表講話 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拜年》
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
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戰略任務落實到位,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同時,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摘自 《人民日報》2月24日第1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 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摘自 《人民日報》2月24日第1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 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要建立健全同宏觀政策、區域發展更加高效銜接的土地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同宏觀政策、區域發展更加高效銜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準性和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協調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增強土地要素對優勢地區高質量發展保障能力。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0日第1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 增強土地要素對優勢地區高質量發展保障能力 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要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0日第1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 增強土地要素對優勢地區高質量發展保障能力 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第二個結合”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論和制度
“第二個結合”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論和制度。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黨開創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與中華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傳統,“兼容并包、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關聯。我們沒有搞聯邦制、邦聯制,確立了單一制國家形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順應向內凝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發展大趨勢,承繼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中國文化大一統傳統。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摘自 《求是》2024年第4期發表的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2月3日第1版《習近平春節前夕赴天津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 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要創新涉民族宣傳的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拓寬傳播渠道
要創新涉民族宣傳的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拓寬傳播渠道,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可靠保障,講清楚中華民族是具有強大認同度和凝聚力的命運共同體,講清楚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所具有的明顯優越性。
——摘自 《求是》2024年第3期發表的總書記重要文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 月
SAN
YUE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開辟的是人類邁向現代化的新道路,開創的是人類文明新形態。對我們黨而言,這既是光榮的歷史使命,也是嚴峻的現實考驗,迫切需要以理論武裝推動全黨團結、事業發展。
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以思想高度統一確保政治統一、行動統一,全面提升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政治能力、領導能力、工作能力。
各級干部要學好用好教材,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1日第1版《習近平為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作序 要求各級干部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要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斗者、良好政治生態的有力促進者
要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切實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要自覺做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旗幟鮮明講政治,著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覺做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斗者,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善于斗爭,愿挑最重的擔子、能啃最硬的骨頭、善接燙手的山芋,在直面問題、破解難題中不斷打開工作新局面。要自覺做良好政治生態的有力促進者,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節儉樸素、謙遜低調,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牢記初心使命頑強拼搏進取 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6日第1版《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重要組成部分
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重要組成部分,關系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系國家安全和軍事斗爭主動,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8日第1版《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深化改革創新 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統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型作戰力量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黨的二十大后,黨中央從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局出發,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提供了難得機遇。要乘勢而上,把握新興領域發展特點規律,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8日第1版《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深化改革創新 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新興領域發展從根本上說源于科技的創新和應用
新興領域發展從根本上說源于科技的創新和應用。要增強創新自信,堅持以我為主,從實際出發,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原始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增長極。要把握新興領域交叉融合發展特征,加強集成創新和綜合應用,推動形成多點突破、群體迸發的生動局面。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8日第1版《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深化改革創新 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要把新興領域改革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點突出出來
要把新興領域改革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點突出出來,構建自主自強、開放融合、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更好推進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要健全完善需求對接、規劃銜接、資源共享等方面制度機制,走好標準通用化路子,提高新興領域發展整體效益。要以加快新質戰斗力供給為牽引,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健全先進技術敏捷響應、快速轉化機制,構建同新興領域發展相適應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要更新思想觀念,大膽創新探索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展新質戰斗力。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8日第1版《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深化改革創新 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我們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大力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要統籌好新能源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
要統籌好新能源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堅持規劃先行、加強頂層設計、搞好統籌兼顧,注意處理好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全局與局部、政府與市場、能源開發和節約利用等關系,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日第1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大力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六個要”
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要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部。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進,努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1日第1版《習近平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強調 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脫鉤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
經濟全球化或許遭遇逆風,但歷史大勢不會改變,“脫鉤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中方始終認為,你輸我贏、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早已過時,真正安全的世界應該是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世界。人為制造科技壁壘、割裂產業鏈供應鏈,只會導致分裂和對立。中國人民也有正當發展的權利,任何勢力都無法阻遏中國科技發展進步的步伐。中國將始終秉持共贏理念,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同各方共享發展紅利。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8日第1版《習近平會見荷蘭首相呂特》
過去沒有因為“中國崩潰論”而崩潰,現在也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
中國的發展歷經各種困難挑戰才走到今天,過去沒有因為“中國崩潰論”而崩潰,現在也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8日第1版《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
平等待人是中國外交的鮮明品格
平等待人是中國外交的鮮明品格。中方始終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中國始終是發展中國家一員,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這一票永遠屬于發展中國家。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6日第1版《習近平同瑙魯總統阿迪昂會談》
友好不分先后、合作不論大小
友好不分先后,只要開啟,就會有光明前途。合作不論大小,只要真誠,就會有豐碩成果。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26日第1版《習近平同瑙魯總統阿迪昂會談》
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勢不可擋
當前,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勢不可擋,無論是全球治理還是發展繁榮,全球南方都不應該缺席。
——摘自 《人民日報》2024年3月16日第1版《習近平同安哥拉總統洛倫索會談》
更多內容 點擊閱讀:
編 輯:徐杭燕
核 校:楊 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