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各位藏友大家好,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先生曾聽他師叔齊白石四子-齊良遲這樣說道:一九八五年,我和我的兒子一起,辦了一個青少年國畫學校,第一期收了三十個學生,學制為一年,每星期日上課。他們當中最小的八歲,最大的二十四歲。為了教好孩子們,我用盡可能簡明易懂的文字、筆法步驟化的講解、由淺入深的教授方法,使孩子們易于接受,循序漸進。
▲齊白石作品《蘭草工蟲》·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每次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就聚集在我的畫桌周圍,一人一套筆墨紙張。我從如何拿筆開始,教他們如何用筆,如何區別顏色層次,一直到先畫那筆、后畫那筆,這樣一步一步教給他們。他們看我畫一筆,自己便在畫紙上畫一筆畫出了小雞的頭、翅膀、胸脯,然后是肚子、尾巴、腳趾,樣子十分認真。接著,他們學畫蝦米、螃蟹和魚兒,學畫牡丹、芍藥和蘿卜。日子長了,他們不象剛來時連筆都不會拿的樣子了。這些孩子學畫很努力,也很有興趣。其中有的孩子畫的畫兒,在學校辦的畫展中獲獎了,這下就更想畫了。這對我來說,當然也是件高興的事情。我真希望在我眼前的這些孩子中間,出幾個畫得好的,甚至能夠遠遠超過我的大畫匠來。
▲齊白石作品《牽?;鄯洹贰ぶ袊R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一天,有個朋友帶來了位記者,想采訪我和我的青少年國畫學校。我向記者談起了我多年來的愿望和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事后,記者寫了一篇文章,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青少年國畫學校。不久,我忽然接到一封信,是文聯出版公司的皮遠鄉先生寫來的,信的大意是:閱讀了《人民日報》海外版關于您的一篇文章,知道您成立了青少年國畫學校,您是否能把在教學時的繪畫體會和方法寫一點給我們,由我們負責出版。這真是和我多年的想法不謀而合了,講迷信話吧,就是趕上了好運氣。我和皮遠鄉先生取得了聯系,并得到了他們的熱情支持和幫助。
▲齊白石作品《荔枝螞蚱》·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我以過去教課用的步驟和方法草稿為藍本,經過整理、刪改,編繪成八本《自學美術叢書》,它們已相繼出版發行了一百萬本。一次去門頭溝參加全國書畫聯誼會,碰到了一些朋友。他們見了我就說:“齊先生,您的這幾本書一出來,我們門頭溝區呀,那畫螃蟹、小雞的人可就多了!"我聽了很高興,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