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是不是每次到了飯飽茶足的中午時分,總會有朋友或同事選擇在辦公桌上打個小盹兒,美美地“補個覺”?就拿小區里的王大爺來說吧,他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午餐后必定要睡上個兩三個小時,還常常跟鄰居炫耀說這是他的養生之道,能讓自己精神煥發一整天。
但是卻有新的研究揭示過長的午睡時間可能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系,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其實誰不想利用午休時間養精蓄銳,但怎樣才能把握好午睡的“度”,既能享受短暫而美好的休息時光,又不至于因此損害健康呢?今天,咱們就帶著這份好奇,好好聊聊午睡那些事兒。
午睡能充電,睡的越久續航越久?
說到午睡,估計不少人都有過這種體驗:上午工作學習疲憊不堪,午飯過后困意襲來,仿佛只有小憩片刻才能滿血復活。那是不是午睡時間越長,就越能補充體力、恢復精力呢?答案可能讓大家有些意外。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適量的午睡確實有著諸多益處。
科學研究表明,短期且適度的午睡有助于改善認知功能,具體體現在增強記憶力、提高注意力集中度,降低反應時間,還能有效緩解因勞累導致的精神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尤其對于高強度工作者和學生群體,短短十幾分鐘至半小時的午睡就像是一次短暫的重啟過程,可以讓大腦暫時擺脫疲勞,重新煥發活力。
但是,當午睡時間過長時,情況可能就不那么樂觀了。一項覆蓋大量人群的長期追蹤研究表明,長時間午睡(一般定義為超過1小時)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掛鉤,例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甚至與整體死亡率上升存在一定的關聯。科學家推測,過長的午睡可能擾亂人體內部的生物鐘節律,破壞正常的睡眠-覺醒周期,進而對心腦血管健康產生潛在威脅。
那么,什么樣的午睡時長最為適宜呢?目前大多數研究傾向于推薦10-30分鐘的午睡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效午睡”。在這個時長內,人們更容易進入淺睡眠狀態,醒來后不僅不會感到疲倦,反而精神煥發,思維敏銳,工作效率也會顯著提高。
此外,這樣的午睡還不至于影響夜晚的正常睡眠,確保了24小時睡眠—覺醒模式的穩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體質狀況、作息習慣都有所差異,因此午睡需求也各有不同。例如,老年人、夜班工作人群或是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失眠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等)的人群,他們的午睡時長與安排就需要我們格外考慮,簡單的睡眠通則并不適合于所有人。
特殊人群如何午睡?量身定做你的方案
午睡這件事兒,不同的人群因為年齡、職業、健康狀況等因素,對午睡的需求和方式自然各不相同。下面咱們就來嘮一嘮特殊人群該怎么科學規劃午睡,讓午間的休息時光真正變成恢復精力的法寶。
1、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往往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夜間易醒等問題,適度的午睡可以幫助他們補充夜間缺失的睡眠,緩解疲勞。然而,老年人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夜間睡眠并導致日夜節律紊亂。專家建議,老年朋友可以選擇在午后小憩20分鐘左右,既能恢復體力,又能減少因長時間臥床可能導致的跌倒或其他安全風險。
2、上班族與學生
對于承受較大工作學習壓力的上班族和學生而言,短暫高效的午睡至關重要。10-30分鐘的午睡能夠讓大腦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中得以喘息,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和學習專注度。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部分人群午睡后最好立即起身活動,以防陷入深度睡眠難以清醒,影響接下來的任務執行。
3、夜班工作者
對于經常值夜班的人來說,由于其生物鐘與正常作息相反,午睡可能是他們在白天補充睡眠的重要途徑。為了盡量適應反常的工作節奏,他們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延長午睡時間,比如將傳統的午睡改為飯前與飯后各睡兩到三個小時,同時工作前再休息一段時間,這樣可以在維持生物鐘的同時盡可能保證睡眠時長。
4、睡眠障礙人群
對于患有失眠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等睡眠障礙的個體,午睡策略可能需要根據醫生對于病情的評估來進行。有時候,限制午睡或者盡可能減少午睡時間,可能是改善整體睡眠質量的一部分。比如,對于失眠患者,我們通常不建議午睡,這樣可以盡可能保證患者的晚間入睡質量,從而在夜間的長睡眠階段獲得一個更好的整體恢復效果。
午睡前中后,這些細節讓你秒變高效休息大師
午睡這件事,要想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不僅需要注意時長,還有許多其他要素需要納入考量。咱這就來聊聊普通人在午睡時應當注意的一些事情,怎樣才能讓午睡更舒適更健康。
首先,談到午睡前的準備,最好在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后再行休息。
剛剛飽餐一頓后,胃部正在忙碌地消化食物,此刻馬上躺下可能加重腸胃負擔,影響午睡質量。因此,找個相對安靜、光線適宜的地方至關重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戴上眼罩和耳塞,隔絕外界干擾,讓自己更快地進入放松狀態。讀一本書、聽聽輕音樂,也是不錯的預備動作,它們能幫助你的身心逐漸松弛,為優質午睡做好鋪墊。
在進行午睡的過程中,掌握好恰當的時長至關重要,10-30分鐘的短暫午睡堪稱“高效回血”。這個時長既能快速消除疲勞,又不會使人陷入深度睡眠,避免醒后產生頭昏腦脹的感覺。
另外,午睡的姿勢也很關鍵,盡量避免趴著睡,那樣對頸椎、面部皮膚和眼睛都不友好。你可以選擇側臥或倚靠椅背半躺,既能保護身體,也能確保舒適的睡眠體驗。
午睡結束后,切勿立刻猛烈起身,而是慢慢坐起,做些簡單的肢體舒展,如轉動頸部、伸展四肢,幫助血液重新循環,減輕可能出現的頭暈、無力癥狀。然后,喝杯清水,嚼點新鮮水果,稍微活動一下身體,逐步過渡到清醒狀態,這樣才能快速投入到下午的工作或學習中去。
同時,留意觀察午睡是否影響到晚上的正常睡眠,如果發現自己晚間入睡困難或睡眠質量下降,可能就要調整午睡的時間和時長,確保晝夜節律的穩定。
總結
相信對于那些午睡必不可少的朋友們來說,10-30分鐘的“高效午睡”是最理想的選擇。既能提高認知表現,又不致擾亂生物鐘,影響晚上的正常睡眠。
但是這個通則也并非適用于所有人,大家還是要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規劃,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更是如此,過于追求午間的高效睡眠可能并非最好的選擇。
不過針對需要午睡的朋友,科學的午睡原則和小細節總是能更好的幫到大家。希望大家不僅能成為午睡大師,還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到張弛有度,健康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