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力部落:專屬汽車人的技術交流與服務社區!
作者:猿大嘴(尾生常談) 編輯:猿東東
一言以蔽之,這是品牌信仰崩塌之下的新舊交替之新氣象。
所謂的新氣象,這里面至少包括了三個緯度。
第一個緯度,傳統歐美日韓高高在上的造車實力和理念,正被中國智能汽車沖擊得搖搖欲墜。
這不難理解。在過去的100多年里,汽車是歐美日韓最大的搖錢樹之一,當然,這也是他們的經濟支柱。他們花費了幾十年,斥資數萬億,好不容易掌握了把化石燃料轉化為汽車動力的產業鏈技術,一直引以為傲,并且秘不示人,尤其防范中國人。
事實上,中國也一直受困于這種信息繭房。中國人對于汽車的熱愛也大都受教育于歐美日韓的汽車市場和品牌理念,所以開口閉口BBA、美國肌肉車、日系車、韓系車,“中國汽車”那時候還是種奢望。即便現在,豪車品牌BBA也有從寶馬、奔馳、奧迪,演變成保時捷、賓利、阿斯頓馬丁的小圈子狂熱。這都是傳統汽車大國歐美日韓教化的結果。
一個具有年代感的記憶點是,在現象級爆款熱劇王家衛執導的電視劇《繁花》里,寶總送了款Deville系列的大型轎車凱迪拉克給汪小姐,大大咧咧的汪小姐不敢收,受之惶恐,因為當時這款搭載了4.6升排量v8發動機、長度達到5.2米以上的凱迪拉克,在當時的進口價格可能在11萬美元以上,當時價值近百萬人民幣。
圖片來源 |《繁花》畫面
毫不意外,當這輛車開到黃河路的時候,圍觀者眾,水泄不通。畢竟,當時能開得起這輛車的人,即便在當時的大上海也沒有幾人。用汪小姐的話說,“要多少錢的單子才配得上這輛車啊”!
要知道,當時是九十年代,那是個“萬元戶”都值得標榜和自豪的年代。國外豪華車品牌當時的高高在上,可見一斑。
但是,這種“高高在上”正在逐漸崩塌和瓦解。中國人卷過來了!
這種場面有多震撼呢?用歐洲人的話說是:汽車是精密工業品,但卻被中國車企當成玩具來生產。這從側面反映,歐美日韓在汽車領域統治地位的不長久。
歐美日韓在汽車領域的自負,其實就跟當時乾隆皇帝在給英國國王的回信中表現出來的自負一樣,令人羞愧。
別說是無的放矢。電動車,其實我們在2008年就開搞了!2009年,國家就開始出臺新能源補貼政策了。
那時候,歐美日韓車企在干嘛?他們在看戲,他們想看笑話。因為之前中國人提出了一個“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但被他們輕松化解了。現在呢,中國人從鋰礦冶鐵,到動力電池,到自動駕駛、操作系統、芯片,再到整車制造,已經實現全要素斷層領先。
這種事實導致的一種結果就是,連德國人自己都說:正在看到德國車企在重蹈日本家電的覆轍。
毫無疑問,中國汽車早已擺脫了山寨特色。中國汽車的崛起,背后反映的是實力、智慧、勇氣。
當然還有底氣。前幾天,長安汽車董事長就突然發話:奔馳寶馬奧迪,都是些落后的東西。現在,好像越來越多人相信他這句話。
第二個緯度,汽車消費群體意識覺醒,傳統車企品牌信仰崩塌。
一個以小見大的事例是,現在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城市,BBA等豪華婚車正逐漸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蔚來——白色ET7打頭,緊接著星灰色的EC6、ES6,最后極星藍ES8壓軸,這已經成為年輕人對于婚車車隊“新奇”、“很酷”的全新理解。
圖片來源 |蔚來官圖
另外,還有的人選擇小鵬G6作為婚車,甚至,五菱宏光MINIEV也成為部分新人的專屬車隊。
相比以前動則以豐田霸道、路虎攬勝、BBA、賓利、保時捷、邁巴赫等豪車為婚車,一味追求排面不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婚車的選擇上開始主打好玩、個性和儀式感,很多新人甚至是自己有什么車型,就開始組備同類型婚車車隊。
婚車市場改朝換代,折射出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變革。汽車市場的年輕消費者,不再唯BBA馬首是瞻、談國產車企自覺掉價,而是在被國外豪車品牌歧視的中國市場里,在經歷多次加價購車、售后服務的差異對待的“智商稅”后,越來越清醒和理智,轉身投向更有科技感、更好玩和個性的新能源車型。
不是BBA買不起,而是蔚小理更有性價比!
這種消費理念的覺醒反映在市場上的結果就是,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被視作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的一年——比亞迪全年銷量達到302.44萬輛,一舉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并創下中國汽車最高年銷量紀錄。而在高端領域,過去一年,百萬級新能源品牌接連上市,年末開始交付的仰望U8已經有了不少的用戶基數,蔚來ES8、問界M9、理想L9等車型,在40萬-50萬的新能源豪華車市場,也已站穩腳跟。
圖片來源 |比亞迪官圖
反觀傳統豪華車,面臨的卻是另一翻景象,BBA三家的年銷量增速均維持在個位數,相比比亞迪45%、理想137%,甚至是埃安53%的暴增,都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沖銷量,BBA不得不“以價換量”——奧迪A4L狂降10萬不說,低配版A8價格更是低得讓人瞠目結舌,據說最低61萬就能開走;寶馬3系在終端優惠可達10萬元;奔馳C級車優惠也有11萬......
BBA似乎陷入了一個循環:賣不動—打折—賣不動—再打折。一番此消彼長之后,有人開始調侃,“再不努力,就只能買BBA了”——這跟前兩年人們不太愿意談國產車企(自覺掉價)多么相像!真是風水輪流轉。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逐漸)塌了......
失去年輕人的品牌信仰,也許是歐美日韓等傳統豪華車品牌的死結!
再來說第三個緯度,對于中國造車新勢力勢如破竹的強烈攻勢,如果說歐美日韓老牌車企沒有意識到“擁抱和改變才是唯一的明智之舉”,那么放眼全球,在新能源車領域,中國車企的唯一對手就是自己。
沒錯,歐美日韓祖上曾經闊過,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不會延遲只會提前,舊能源的現在和未來沒有不確定性——老健春寒秋后熱,半夜殘燈天曉月。
世界是舊能源的、世界也是新能源的,但歸根結底是新能源的。連在新車預發布會上說“9.9萬不可能”的造車新秀雷軍都知道,“情懷”這張牌可以打,“價格”這塊底線我也可以不妥協,但消費者要求的在外觀細節和舒適性及科技感的加持上,雷軍可是說改就改的——看看這多從善如流!
歐美日韓老牌車企可千萬別等到行將就木時才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中國汽車好開不貴,別人為啥不買!
那時候,全球新能源車領域,徒留長安汽車董事長突然發飆懟“大嘴”余承東的一句:幾十萬的車,非說上千萬!
只能中國人自己關起門來吵架,何其寂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