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深化中小學生的理論知識,聚焦素養教育,提升學習能力,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為國家未來的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儲備關鍵人才。2024年5月1日至4日,來自義烏立德書院、藝術小學、龍回實驗小學、賓王小學、群星外國語學校、東河小學、湖門小學等十名學生代表,利用節假日,在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里共和國駐華大使館開展了雙一流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科研實踐、“數字文化小大使”國際交流活動。
據了解,該活動是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支持下,人民教育專家智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標準專業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創新教育工作委員會學術指導下,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各駐華大使館共同開展的。
義烏中小學生代表走進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參加科研活動,收獲頗豐。
來自龍回實驗小學的程妍兮說:“這個活動太好了,增長了見識,還不累,下次我還要參加!”來自東河小學的龔諾辰參加完活動,激動地說:“科研實踐營不像之前參加的研學營,它涵蓋了多個領域,讓我了解到了人工智能、科學發明、航空航天等前沿科學。”
孩子們還受邀訪問了馬里駐華大使館,與馬里駐華使館的大使、參贊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五一假期。孩子們向馬里參贊和大使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了中馬文化交流,展現了中華少年典范。
活動在莊嚴的中、馬兩國國歌中,緩緩拉開了序幕。
藝術小學的張明一代表中國學生進行了發言致辭。
馬里駐華大使官員向學生們介紹了馬里共和國的基本情況以及國旗、國徽、馬里的風土人情、美食特產等。
立德書院的張明喬、藝術小學的陳俊滔、賓王小學的張淳奕、群星外國語學校的朱洋景甜、湖門小學的劉辰啟等同學作為中國學生代表進行了互贈禮物環節。
胡語恬、孫千雅等同學精心準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才藝節目。有歌曲《香菊花》、《索瑪花開》,朗誦《再別康橋》、《水調歌頭》,《塔吉克族舞蹈》和書法作品等各具特色的表演節目,得到陣陣掌聲和贊嘆。
活動結束前,孩子們獲得了由駐華大使親筆簽名和蓋章的“數字文化小大使”證書,同學們興奮的與大使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后,在北京師范大學南院的結營儀式中,組委會領導表示:“此次科研實踐、國際訪問交流活動拉開了2024雙一流高校科研實踐營的序幕,北京師大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將繼續搭建一流的平臺,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平臺,也為我國的全面教育深化改革和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暑期即將來臨,隨著實踐營模式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希望更多的中小學生參加活動,從中受益,為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