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強大,在內心而不在外表。“呆若木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癡傻愚笨,或是因恐懼而驚悚發愣。但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卻充滿了老子丶莊子所倡導的諸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勇于不敢則活“等方面的道家哲學與智慧。從這方面而言,“呆若木雞“反倒成了一個極有意思的褒義詞,代表著一種最高境界的修為,即老子講的“無為而無不為“,亦稱“不勝而勝“。“呆若木雞“的典故,告訴我們:戰勝別人是次要的,關鍵在于戰勝自我。一個人的內在修為,遠比外在表現更重要,唯有“德全“方可“忘形“。人生圓滿取決于內心之豐盈,真正的貧窮則是精神上的貧窮。“自勝者強“,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我的人。只有“德全“,方可順其自然,一切順道而為丶率性而為。沒有“彼此勝負“之心,沒有“高低巧拙“之技,無形勝有形,無招勝有招,“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也。這正是“內在心理素質與定力比實力重要,神氣心態比技藝重要“的道理。這就需要我們:“用心若鏡“,超越物我,將一切偏見丶成見丶名利丶貴賤丶私欲丶污垢,統統丟棄和掃盡,永葆“精神生于道“,心靈不為外境所動,當要安于命運,不喜不悲,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現實!(孫業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