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網友吐槽:我這輩子,雖然物質并不富裕,可精神變得更加貧瘠了呀,可謂是兩敗俱傷。
很多打工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感受不到熱情,想離開又擔心經濟形勢不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上班好像變成了一個讓人抗拒的詞,困境中的打工人,都有一個辭職夢。
在我們的人生中,除了按部就班地工作,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無法離開,那么又應該如何擺脫焦慮、實現自救?
今天,結合網友和一些身邊朋友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些重啟人生的人,現在過得怎么樣了,希望能給各位在困境中的打工人,一點啟示。
吃運亨通:每一段經歷,都是未來的鋪墊
回想打工人的最后階段,上班對我來說,就像坐牢。我每天質問生活和存在的意義,最后發現沒有意義。
我從事金融行業,工作一切唯數據論,為了短期的利益、為了不合理又必須存在的KPI,所有人都是內卷的工具人,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感覺自己成為了一個“空心人”。
在裸辭之后,我花了半年時間去修復心靈,去旅行和鉆研各種新奇有趣的事情,滿足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休息半年之后,我用一年的時間寫了一本小說,因為沒有和其他平臺簽約,于是開始做自媒體,嘗試為小說引流,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在寫作上的積累,收到了一些編輯的聯系,有一些稿子可以寫,能掙到一些小錢。
裸辭兩年后,打算開始慢慢回歸職場,回顧裸辭這兩年的時間,雖然這段時間沒有賺到錢,但卻收獲了很多比錢更加寶貴的東西,不僅身體更加健康了,也能夠更加自信和坦然地面對生活了。
木木:不上班做兼職,發現生活不只有一種固定形式
在畢業之前,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就是一定要進大廠,為此我在大學的時候瘋狂卷實習,畢業后入職一家大廠的運營崗。
剛入職的時候,覺得工作很新鮮,即使壓力不小,但也只是把它當作一個個可以攻克的難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之前剛入職的新鮮感了。
漸漸地,在工作中投入時間變多了,卻很難產生新的創意點,感覺像是走進了死胡同,入職半年后,開始產生離職的想法。
持續猶豫了幾個月之后,在某天出門散步的時候忽然意識到:工作不只是為了找個班上,想要一份收入,總可以找到能快樂賺錢的方式。
在離職之后,我開始嘗試做兼職,寫過廣告語、短視頻腳本,還兼職過付費情感咨詢,我發現零散的工作機會也不少,足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離職之后,工作依舊忙碌,但同時也多了很多的自由時間,能有機會嘗試更多的興趣領域,漸漸地,我找回了曾經對于工作那種興奮感,愛上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桑榆:辭掉不喜歡的工作,才有機會找到喜歡的工作
在本科畢業后,我入職了前司,在上一家公司干了快兩年,23年10月裸辭至今。離職的原因除了錢少事多(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兒),更主要的原因是和直屬領導相處不來。
她是公司老板的親戚,情緒不太穩定,工作中得到的永遠是負反饋,雖然我本人并不玻璃心,但還是漸漸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可是想到現在的就業環境,又想著:要不再忍忍吧。
下定決心離職,還是因為和朋友的聊天,朋友說,我現在沒有房貸和車貸的壓力,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辭職再找工作就好。
我好像突然被敲醒了,自己有幾萬元的存款,雖然不多,但是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了。
在離職之后,去上了半年的培訓班,學習了新的技能,現在開始找新的工作了,同時也會繼續學習一些新的東西,去應對未來的工作挑戰。
結語:
記得以前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工作抑郁了,要不要辭職#,很多人會覺得,敢于裸辭的人都是勇士,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到了極限、確實需要暫緩休息一下。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會猶豫:自己到底該不該離職、工作內耗怎么辦、很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到底應該怎么辦?
我想說的是:工作是我們人生中的其中一條道路,調整不了心態,暫時走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考慮換一條路走走,看看有沒有新的收獲和選擇。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離職,除了要有一定的資金作為經濟支撐之外,還需要在gap期間,為未來的行動做好準備。
愿大家都能關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在遇到需要裸辭或者被迫裸辭的時候,擁有足夠的與不確定抗衡的勇氣和心態。
留言說說:你或者你身邊不上班的人,都去干什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