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實施在即,很多人比較關心公司減資如何交稅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供大家參考。
所謂減資,簡單來說,就是減少注冊資本。從稅務上來講,公司減資主要涉及所得稅,具體區分兩種情形:
1、法人股東減資:涉及企業所得稅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規定,法人股東減資,可總結為:
(1)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確認為投資收回,免稅。
(2)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確認為股息所得,免稅。
(3)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交稅。
政策規定可能大家不容易理解,我們給大家舉個例子:
學稅公司在2021年7月給小明公司投資了50萬,持股比例占10%。2023年12月,因發展需要,學稅公司撤資。撤資時,小明公司賬面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合計160萬,學稅公司實際分回現金80萬。學稅公司怎么交稅?
(1)50萬部分,屬于投資收回,不用交稅。
(2)小明公司賬面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合計160萬,學稅公司持股10%,所以確認股息所得=160×10%=16萬,這部分也不用交稅。
(3)剩余部分=80-50-16=14萬,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需要按適用稅率交稅。
2、個人股東減資:涉及個人所得稅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1號公告等規定,個人股東減資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區分幾種情況:
(1)本身就沒有實繳注冊資本,同時,減資時也沒拿走一分錢,資產負債表留存收益也是負數,這種情況不需要交稅。
但如果資產負債表留存收益是正數,則需看公司章程是否有規定分配權與實繳掛鉤,如果規定了,不需要交稅。
(2)個人股東按比例減資實際收回的金額,小于投資成本的,一般情況下,不涉及個稅。
但需要注意,平價、低價,甚至0元減資,且沒有正當理由的,可能會被稅務局核定股權轉讓收入,計算繳納個稅。
(3)個人股東減資實際收回的金額,大于投資成本的,需要按“財產轉讓所得”(稅率20%)計算繳納個稅。
附現行規定下,減資基本流程圖:
以上內容僅供一般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