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書法家嚴樹森:退休后的創作樂章
日前,心懷崇敬的我,專程前往湖北省京山市,對書法家嚴樹森進行采訪。到達二樓“嚴樹森書畫工作室”,這處并不起眼的二樓之地,便是書法家嚴樹森的“嚴樹森書畫工作室”。
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書桌旁,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埋頭運筆揮墨,他就是書法家嚴樹森,一位以書法為樂的退休人士。當我踏入他的工作室時,他停下手中之筆,熱情地泡上一杯香茗。
“作為書法大家,緣何選擇在此處創作?”我好奇詢問道。他微笑作答:“這里是我的工作室,也是我的一方天地。”
書法家嚴樹森,字欣本,藝名莊嚴,號德福堂主,湖北京山市人,1956 年中秋生于湖北天門市,祖籍乃湖北漢川市。書法家嚴樹森退休之后,將其全部精力皆傾注于創作扇面之上。
他說,折疊扇,又稱:折扇,起源于南北朝時期,迄今已有 1500 年歷史。往昔,深受文人墨客、官宦之家、帳房先生所鐘愛,被視作懷中雅物。折扇始創之際,純粹為一種招風納涼之用具,繼而被引入古代帝王與貴族的禮儀之中,后續又與書法繪畫藝術相互融合,演變成了裝點生活的高雅藝術品。一把扇子,不僅能帶來清涼,還能承載詩情畫意。而他,正于此扇上揮灑自身才情。
談及創作,書法家嚴樹森的目光中閃爍著光芒。他說道:“折扇是尺寸之間的藝術,紙張有折痕,排版需考量整體與局部的關聯:篆書與篆書,隸書與隸書,篆書與隸書的協調。而扇面在于版式與字體的結合,精、細、神渾然一體,更是需要精心謀劃。”他的言辭中流露著對書法的熱愛與敬畏。
在書法家嚴樹森的書房中,我目睹了一幅幅精妙絕倫的篆書扇面作品。有的清新素雅,有的古樸雅致,有的氣勢恢宏。這些作品不僅僅是紙上的墨寶,更是他內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據悉,書法家嚴樹森的篆書扇面書法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并獲頒證書,還出版了《嚴樹森小篆百副五言聯》一書。他說:“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的心血,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與自我的對話。”
采訪結束后,我對書法家嚴樹森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他以自身的方式闡釋著對書法的熱愛與追求。他的工作室仿若一座小巧的藝術殿堂,彌漫著墨香與溫度。在此,我們不但目睹了他的作品,更領略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藝術的執著。
書法家嚴樹森是一位平凡的退休人士,卻用他的筆墨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的工作室猶如一座燈塔,照亮了他對書法的追尋之路。在這喧囂的世間,他的工作室成為了一處寧靜的港灣,讓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與生活的美好。
最后,我想說,嚴樹森先生,您的每一幅作品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您的每一句話語都充滿了智慧與力量。感激您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別樣的世界,讓我們體悟到了藝術的魅力與生活的美好,再次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文/莊順榮 審核/胡德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