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發布了2023年度的審計工作報告,其中涉及稅務方面的內容,有不少看頭,在這里跟大家聊一下,供大家參考。
審計報告稱,重點審計了稅務和海關部門組織財政收入等情況,發現的稅務相關的主要問題有:
1、因征管不嚴,造成超500億稅款流失
因征管不嚴、制度存在漏洞等原因,2023年稅務和海關共計造成500多億元的稅款流失。
2、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不全面
2.75萬戶符合條件的應享未享稅費優惠政策,2586戶不符合條件的企業,違規享受了稅費優惠政策。
3、部分地方有征收過頭稅
部分稅務部門為了完成當年任務,多征或提前征收稅費540余億元;還有部分地方完成任務后,延壓稅費入庫 940余 億元。
對于這些問題,審計報告建議:要加大稅費征管力度,完善部門數據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做到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這意味著:2024年稅務征管會進一步趨嚴。
其實,不看審計報告,單看維維股份子公司補稅事件,博匯股份補稅停產事件,大家也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
但是,從審計報告中,我們或可以窺探一下接下來稅務部門重點關注的稅種和涉稅事項。
比如個稅征管不嚴被提出來,是不是對于高收入、高凈值群體的監管會進一步加強?審計報告提到的消費稅和房產稅,下一步會不會從嚴把握,進行稅征收?
再比如審計報告提到了部分企業存在違規享受稅收優惠的行為,是不是下一步會加大力度查處違規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相關的行為?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過緊張,畢竟審計報告也提到了征收過頭稅的問題,預計稅務部門也會進一步嚴查各地違規征收過頭稅的問題。
而且稅務總局已經說了: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
稅總發〔2020〕29號也明確過:
嚴禁征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以及以清繳補繳為名增加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堅決不搞大規模集中清欠、大面積行業檢查。
綜合以上信息,其實現在對于稅費征管的態度很明確:
1、對于依法依規應該征收的稅費,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2、對于征收“過頭稅費”行為,嚴厲禁止,嚴肅查處。
3、對于偷逃騙稅等涉稅違法行為,嚴查嚴打,絕不姑息。
同時,不會搞全國范圍內的,或針對某個行業的,集中清欠和稅務稽查,也不會有倒查幾十年的安排。
大家沒必要被輿論帶偏了,把自己搞得風聲鶴唳。
但也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每個企業的義務,合規納稅是最好的出路。妄想通過輿論影響,來實現少交稅、不交稅,甚至偷逃騙稅,定然是行不通的。
最后,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對于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歡迎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