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襄陽古城始建于西漢高帝六年,其三面環水,另一面倚山,防守起來較為容易,進攻則很難。它傲然矗立于漢水中游南岸,歷史相當悠久。襄陽古城自從東漢劉表到襄陽擔任荊州牧治理此地開始,一直是州、郡、府、縣的治所。舊的城垣作為軍事堡壘一直被用到唐代。宋代時,原本的土城改成了磚城。襄陽古城受到歷代軍事家的重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體系之一,也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它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以來便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的說法。書法家嚴樹森的篆書扇面,采用了古樸典雅的表現方式,與唐宋詩人: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王維、杜審言、竇鞏;宋代的宋賈黯的古詩相互融合,將古城的獨特魅力和歷史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游襄陽懷孟浩然》(唐)白居易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馀芳。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與諸子登峴山》(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襄陽曲一 . 二首》(唐)李白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登襄陽城》(唐)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
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襄陽舟夜》(唐)白居易
下馬襄陽郭,移舟漢陰驛。
秋風截江起,寒浪連天白。
本是多愁人,復此風波夕。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襄陽曲三 . 四首》(唐)李白
峴山臨漢江,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襄陽》(宋)賈黯
帶水依山一萬家,襄陽自古富豪奢。
北軒二月回頭望,紅日連城盡是花。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襄陽寒食寄宇文籍》(唐)竇鞏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作者簡介:嚴樹森,字欣本,藝名莊嚴,德福堂主,湖北京山市人,出生于1956年。出版物有《嚴樹森小篆百副五言聯》。藏品有:篆書扇面《李白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被武漢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李白-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被隨州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被中國扇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羅勉-孝感環川八景》被孝感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陳真峨-湖光巖》被湛江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白居易-竹枝詞四首其二》被恩施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唐)杜牧詩《清明》被池州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聶紺弩詩-鋤草》被京山市博物館收藏等。(責任編輯:莊順榮 審核:胡德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