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做自媒體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這要看你怎么想。
你要是覺得自己主業收入降薪了,在職場中的增長空間不大了,想要做自媒體增加收入,甚至提前布局,為后面獨立賺錢做準備,我覺得是很好的選擇。
你會讓自己更有底氣,在危機到來的時候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不會太被動。
但你要是抱著暴富的心態,想一上來就賺大錢,這個難度是很大的,趁早醒醒把,別做夢了。
為什么?
既然環境不好,大家都沒錢了,廣告主的預算少了,消費者的支出也壓縮了,那么你去賺誰的錢?
不是說賺不到錢了,而是暴富的難度增大了。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
前些年,做公眾號,只靠廣告收入,做到年入百萬的人,也不罕見,但是現在就難了,你要做深度的用戶運營,你要把用戶留存在私域,你要花更多力氣賺錢。
說實話,我從來不相信暴富那一套說法,不是不存在,而是概率太小。
在平臺紅利期,加上足夠好的運氣,一下子就被流量推起來了,這種人是有的,但是不多,你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子。
有個顯而易見的邏輯,
一個生意非常賺錢,哪怕在短期內能快速帶來財富,那么就必然會吸引一大堆人進來,利潤也就會迅速降低。
你能賺錢,別人不能賺嗎?
也可以。
這種產品、內容的供給量迅速增加,但是需求變化并不大,那么來這個場子里搶蛋糕的人,就自然都賺不到錢了。
王石之前說過一段話,他說萬科早期就定了個規矩,超過利潤25%的不做。
為什么呢?
他之前做電腦、錄像機做過700%的利潤,但是你怎么獲得暴利的,市場一定會懲罰你,讓你加倍吐出來。
這其實是一個意思。
新能源行業很熱門是吧,不管是做電動汽車,還是做電池,以及上下游其他生意,大量資金都涌進來了。
那還能賺錢嗎?難度直線上升。
所以我說,做自媒體,最好還是有長期主義的心態,不要總是想著暴富。
一旦心急,就容易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不要看到別人發的收款截圖,就立馬心動,尤其是那些賺流量錢的平臺。截圖也許是真實的,但是很難持續。
也許100個人里面有2個人做的好,一年里面有一個月做的好。
你看到的,就是那1%。
你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處境,清醒地去判斷各種信息。
給自己積累勢能,才是長期賺錢的路徑。
當你付出了時間,積累了足夠的勢能,建立了自己的影響力,賺錢就是很自然的事,賺大錢也是有可能的。
但這不叫暴富,這叫慢慢變富。
喜歡本文歡迎點贊轉發
一起慢慢變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