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
孝道,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道德準則,不僅是對父母的尊敬和愛戴,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是一種情感和文化的傳承。
湖北某地網友爆料,當地一位男子,父親去世后,一切從簡,不找人幫忙、不放鞭炮、不收禮、不戴孝、不擺席。
親戚朋友多少有些看法,鄰里鄰居的也表示,這樣做有點不太合適,但男子自己卻很坦然,表示:“生前盡孝了!”
在一段網絡熱傳的視頻里,小伙子簡單的在家門口擺了一炷香,朝著香拜了拜后,就完成了所有儀式。
按傳統觀念,死者為大,但凡家中有老人去世,不說大操大辦,那也至少有親戚朋友齊聚,送老人最后一程。
在一些地方,無論老人生前,女子是不是孝順,老人走后的葬禮上,那各種禮數一樣不少。
更有甚者,生前對老人態度一般,巴不得老人早點走。
真走了,在葬禮上,哭得比誰都傷心,葬禮也是一個比一個奢華,仿佛這樣,才能向世人展示,自己對老人的孝。
一些農村地區,一些女子對老人,生前和死后葬禮上的態度,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人們也都習慣了。
視頻里的小伙,極其簡單的儀式,也讓人們熱議。當地知情人說,小伙家里生活普通,雖然談不上清貧,也談不上日子難過。
老人生前有病,男子數年如一日的照顧,盡心盡力,沒有見什么太多的抱怨。
為了照顧老人,男子談的幾個女朋友也沒修成正果,大部分都是怕被拖累。為此,男子之間還是單身。
對小伙子說的,生前已經盡孝了,鄰居說是實話,甚至可以說比外人能想到的,做的都要好,古人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小伙子卻做到了持之以恒!
不久前,老人病重,男子更是沒日沒夜照顧,原來是在外賣做跑腿的小哥,也只能暫時辭職。
最終,老人帶著遺憾走了,走前說自己拖累了孩子,沒看到兒子成家。
小伙子安慰道,自己有女朋友了,將來家里會開枝散葉,會子孫滿堂的。
葬禮上,本來一些鄰居都準備好了,要去吃席,送點禮,送老人最后一程,這是起碼的風俗,但男子卻通知,說上午走的,下午就火化了。
整個過程也沒花什么錢,一切從簡,不想麻煩大家。至于有人說,這樣對老人不尊重,不孝,男子則說,老人生前自己盡孝了,問心無愧。
視頻讓很多人各說各話,各執一詞,評論區各種觀點交織,有人表示理解,有人贊成,也有人說,這樣不合適。
既然生前都盡孝了,也不在乎這最后一程了,多少還是擺幾桌,不說別的,也讓親戚朋友來了,好吊唁一下。
也有人說,男子做的選擇,外人就不要置喙了,自己問心無愧就好,孝,不是做剛給別人看的!
有一網友說,這個看個人和地方吧,現在鄉俗的影響也在減少,我家就我一個,真到那時候請家里長輩來幫個忙吃個飯,也就一兩桌,再算個好日子,就可以下葬了。
但是個人覺得,還是可以小擺幾桌的,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不能活在真空里,親戚朋友可以告知,不能拒絕人情往來,這和孝無關。
真要說孝
床前一杯水,賽過墳頭一堆灰。
孝道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表現,更是實質上的關懷和愛。
比起那些一場葬禮花大幾十萬的好得多,活著時候盡孝,比死了大擺排場好的多。
可以不放鞭炮、不收禮、不擺席,但我們不能在父母需要我們時缺席。孝道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愛,是一種無聲的奉獻。
說明,文中圖片素材整理自網絡,僅對文中內容提供模擬想象,不代表文中內容所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