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501 篇 原 創 主 文-
當提起浙江美食,你會想到什么?是肥而不膩的東坡肉,甜意濃濃的寧波湯圓,還是咸香撲鼻的嘉興粽子,油潤鮮美的金華火腿?
(西湖醋魚,互聯網上的杭幫菜吐槽重災區,圖源@《舌尖上的中國》
在世人印象中,浙菜要么濃油赤醬、要么清淡喜甜,但你可能沒想到長三角最會吃辣的地方也藏在浙江省之中。
那就是連川渝朋友都“甘拜下風”的衢(qú)州,為什么衢州人愛吃辣又能吃辣?
壹、衢州,熱辣之都
三百多年前,辣椒從遙遠的美洲大陸,經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最初的落地點,便是浙江。
但很顯然,辣椒在這里并不受寵,只能轉戰內陸,走向江西、湖南、貴州、川渝等地。
(辣椒初入中國各省時間表,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那怎么之后又卷土重來,在衢州扎根了呢?這就需要我們打開地圖,看一看衢州的地理區位了。
衢州地處錢塘江上游,北鄰安徽黃山、南接福建南平,西連江西上饒、景德鎮,東進兩浙地區,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
(衢州山川地理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四省交界的獨特區位,不僅讓衢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讓各方口味隨著人口流動涌入衢州,催生出海納百川的美食文化。
于是衢州在無辣不歡的贛菜的“啟蒙”下,吸收浙閩菜的鮮和徽州菜的咸,最終修煉成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衢州辣味。
(江西也是嗜辣之地,圖為江西婺源“曬秋”,一眼望去紅彤彤的基本都是辣椒,攝影@VIP讀者·Tiger Lu)
其次,衢州坐落于浙江最大的盆地——金衢盆地西段,西部和南部以山地為主,向北逐漸過渡到丘陵與平原。
懷玉山脈、千里崗山脈與仙霞嶺山脈將其三面合抱,浙江第三大江衢江穿城而過,一路兼并常山江、江山江、烏溪江等。
(烏溪江上的湖南鎮大壩,位居華東高壩之首,攝影@讀者·霞客王松)
由于地形相對封閉,氣流在衢州大地難以流通,加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衢州悶熱天氣多、濕氣重。
在資源有限(特別是食鹽)的古代,能夠調節人體機能,促進消化、祛濕開胃的辣椒,自然成為衢州餐桌“??汀奔帮嬍澄幕胁豢苫蛉钡囊徊糠帧?/p>
(沒有包子皮的炊辣椒包,直接將餡料塞進辣椒里)
嗜辣到辣椒都能單獨成菜,如常山“絕代雙椒”——紅辣椒炒青辣椒,甚至還有炊辣椒包。
當你走進衢州飯館,哪怕點個素炒青菜,都可能被辣得滿頭大汗,因為衢州連炒菜鍋都是辣的!
(三頭一掌)
你可能經常看到街邊的“衢州鴨頭”,殊不知這只是衢州小吃翹楚,“三頭一掌”的其中之一,另外還有魚頭、兔頭、鴨掌。
魚頭做法似剁椒魚頭,其他則用中草藥與辣椒鹵煮而成,據說當年第一個賣“三頭一掌”的人,還是受了徐霞客的指點。
(龍游蔥花饅頭)
如果你在衢州街頭覓食,更要小心那些“辣椒刺客”,例如蔥花饅頭、芋頭粽、北鄉湯圓、開化汽糕,這些表面“清淡”內心“火辣”的小吃。
這也能解釋為何衢州被稱為“浙江小成都”,也難怪衢州人在外總是被質疑“你真的是浙江人嗎?”
貳、衢州,霸氣江湖
衢州的與眾不同,不僅體現在飲食上,就連古鎮的氣質也獨樹一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南,如烏鎮、周莊、西塘那般小橋流水、溫婉淡雅,但衢州江山的廿(niàn)八都古鎮卻并非如此。
(嘉興烏鎮,攝影@讀者·大漠孤煙)
有位作家曾感嘆道:“這個地處江南的小鎮,卻不大‘江南’,其粗獷豪放的韻味,倒像陜甘川交界處的青木川?!?/p>
在金庸先生武俠著作《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化身軍官吳天德,在仙霞嶺上救下了恒山派的大小尼姑們,此后眾人去的“念八鋪”指的大概就是廿八都。
(漢中青木川古鎮,攝影@宗剛)
顯然,相比起江南水鄉,廿八都更像個“打打殺殺”的江湖,這獨一份的霸氣屬性由何而來?
廿八都毗鄰福建浦城、江西廣豐,系“一腳踏三省”之地,四周仙霞山脈蒼茫疊嶂、連綿不絕。
(再次搬出這張衢州山川地理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公元878年(唐末),黃巢率義軍揮戈南下,不料被仙霞天險赫然阻擋,“乃開山洞五百里,由陸趨建州”,開辟出了一條仙霞古道。
古道北起浙江江山清湖碼頭,南至福建浦城南浦碼頭,跨越仙霞六嶺、蜿蜒險峻,串聯錢塘江與閩江水系。
(仙霞古道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位于古道中心的廿八都,前有被譽為“東南鎖鑰”、、“入閩咽喉”的仙霞關,后有“浙西第一重要門戶”楓嶺關,系歷代屯兵扎營之所,與兵家必爭之地。
南下的鐵騎一次次踏過此地,有道是“旌旗映日紅,鐵騎嘯長空”,在這樣的軍事氛圍下,廿八都很難成為一個煙柳畫橋的溫柔水鄉。
(仙霞古道上的關隘,圖源@江山新聞網 仙霞古道上的關隘,圖源@江山新聞網)
因烽煙戰火而起的廿八都,因商貿流通而興,北宋末年宋室南遷至臨安(今杭州),周邊運輸需求大大增加。
從浙江到福建沿海的物資都要經過仙霞古道,運輸量之大以至于有了“江山船幫”這個響當當的稱呼。
(廿八都,攝影@讀者·沿著國道去旅行)
到了明清實行嚴格海禁,仙霞古道更成為浙閩兩地及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陸路運輸線。
來往商客紛紛在廿八都落腳補給,日行肩夫,夜歇客商,一時間成為三省邊境最繁華的商埠。
(廿八都,攝影@讀者·沿著國道去旅行)
也正因為頻繁的屯兵移民、商旅往來,當你漫步古鎮,不僅能見到風格多樣、地域特色明顯的古建筑,如贛式檐櫞、閩式土墻門落、徽式馬頭墻。
還會發現這里竟有十幾種方言,連姓氏都有近150個,是名副其實的“方言王國”與“百姓古鎮”。
廿八都古建筑一隅,攝影@讀者·吳明
時間沒能帶走老街的繁華,歷經千年風雨洗禮,廿八都仍是那個“不大江南”的霸氣江湖。
叁、衢州,圣地有禮
有朋友可能會說“我不吃辣,還能去衢州玩嗎?”,當然可以!并且一定要多留點時間給它,探尋那些最隱秘的山水與最地道的美食。
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落地衢州的第一站就直奔松園菜場吧。
去打卡特色的擱袋餅、雞蛋粿、糯米灌腸、衢州小烤餅等。
孔氏南宗家廟是衢州的文化坐標,作為孔氏的第二家鄉,衢州從2004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南孔祭典”(通常在孔子誕辰,即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前后舉行)
(秋日里的孔氏家廟,攝影@宗剛)
爛柯山你不一定聽過,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句話相信你不會陌生,該典故便與爛柯山有關。
東晉《志林》記載樵夫王質在山中石室觀看仙童下棋,一局還未結束,卻發現自己的斧柄已經爛掉,仿佛已經過去了千年,爛柯山也因此被稱為“圍棋仙地”。
(江郎山三爿石,圖源@圖蟲創意)
江郎山上則留下了白居易的感嘆:“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鬼吹燈》取景于此,江山市美麗而豪邁的名字也源于這座山。
其著稱于世的主峰“三爿(pán)石”,如刀砍斧劈、氣勢磅礴,有著“神州丹霞第一峰”的美譽。
(江郎山下的田園風光,攝影@宗剛(請橫屏觀看))
江山城區向北八千米是世界文明地質遺跡江山階金釘子,也是全球的第64枚、中國的第10枚“金釘子”。
金釘子核心點位對應的地質年代,是4.94億年前的寒武系地層,有著無可替代的科研價值。
(寒武系江山階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圖源@江山新聞網)
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中國古希臘神廟”的龍游石窟,在近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似有規律地分布了24個人工開鑿的洞窟,形成了眾多千古不解之謎。
根宮佛國將根雕藝術與佛家文化完美結合,被稱作“世界根雕藝術之都”,最大的一尊根雕釋迦牟尼佛像重達40余噸、高近10米。
(航拍根宮佛國,攝影@宗剛(請橫屏觀看))
還有傳說為龍生九子所在的天脊龍門、萬畝毛竹林環繞的梅樹底、江南第一大飛瀑——“神龍飛瀑”以及上文提及的仙霞關、廿八都古鎮等等。
你還可以從衢州出發,駛上95號聯盟大道,縱貫浙贛皖閩四省,乘風乘云乘斜陽,看山看水看四方……
(衢州開化落羽杉大道,為浙江首屆最美自駕公路,攝影@宗剛(請橫屏觀看))
衢州,這座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存在感較低的城市,卻有著極致的辣味,底蘊深厚的歷史人文與壯觀非凡的山川風光,即便夏日炎炎,也不妨到衢州走走看看,相信你會愛上這座不一樣的浙江小城。
(途經衢州的浙閩自駕環線,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衢州,以熱辣為魂,以江湖為魄,獨領風騷于溫婉江南之外,成為最不浙江的浙江。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