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迅銷集團(優衣庫的母公司)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在2024財年的前9個月中,該集團的整體收入和利潤均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盡管大中華地區在總收入中占據了22.1%的份額,但在第3季度,該地區的收入有所減少,利潤顯著下滑,且店內銷售額也出現了縮減。
優衣庫真的要被國內品牌平替了么?
一、國人開始有了自己的“平價文化”
曾經以屠龍者自居的少年,最終自己變成了惡龍。優衣庫最初在中國市場的定位是提供性價比高的平價服裝。在同等價位中,沒有品牌能提供比它更好的質量;而在同等質量中,沒有品牌能提供比它更低的價格。
然而,經過十年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品質更優、價格更低廉的服裝品牌。這并非其他品牌的價格變得便宜,而是優衣庫自身的問題。它的價格不斷攀升,質量標準卻大幅度降低,款式創新也不再,導致其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優勢。
而平價消費的文化一旦形成,消費者在品牌上、品質上將放松一些,甚至妥協一些,但即便如此,優衣庫的價格還是不肯降下來。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產品加工制造效率、技術已經達到了極限,漲價的空間微乎其微。
換個哲學上更直白的說法,就是“萬物皆有定數”。
因此,如zara、耐克等“類優衣庫”品牌們高喊著“品質之選”,而一地攤貨以“平替”之名,引起全網搶購的時候,作為國人的我們,自然誰性價比高,選誰的。
二、優衣庫不降價,就該罵么?
優質的產品是全產業鏈共同的動力來源,它也是消費者展現自身財力、學識、社交狀態的匹配物。用佛家的詞匯來說,高端產品恰巧是迎合眾生的六根之欲;中低端產品雖然是低端,有其局限性,但也符合眾生本心。
所以貴與不貴,都是市場經濟的表現,都是眾生相,罵了優衣庫,就是罵了自己。
另外,從對消費者的實用性角度,優衣庫也沒做錯什么。
1、你的購買成本變高了么?并沒有。
因為買不起,自然就會敬而遠之。自然會去找那些適合自己的產品。
2、你的使用成本變高了么?并沒有。
所謂使用成本,是指消費者在獲取、使用、維護、處置產品等環節所需付出的額外成本。優衣庫的出現帶動了過了所有服裝品牌的服務升級,所以,如今,優衣庫能做到的,其他品牌也能做到。
三、消費力降低,消費階層會被打破么?
之所以大眾對優衣庫銷量大跌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主要還是國人消費力的降低,讓商家無利可圖了。說簡單點就是:市場上的牛、羊遠少于獅子。
但換個角度想,收入降低了,消費階層就打破了么?牛羊就更像獅子了?
不會的!
有錢人的錢是賺少了,消費水平是拉近了,但僅是他在降級,你在維持。而一旦經濟復蘇,消費差距會再次拉大。
面對階層化規律,最正確的做法是什么?賣方放低標準,不適合的割舍掉,接受市場規律;買方認清自己的階層,適時轉換套路,尋找平價替代,切勿強行消費。
四、結語。
這里還有個問題,如今信奉“平價替代”的消費者,他們真的能在商品上找到廉價替代品么?
其實,他們和優衣庫一樣,不過是換了個“馬甲”。貼個“國貨”標簽,滿足了國人當下的民族主義情懷,過段時間審美疲勞了,又會換個故事,換個說法,繼續撈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