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蕭若水與二皇子蕭若瑾乃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的母后出身卑微,且早早辭世。故而,自小這兩兄弟便相互依存,彼此扶助。
蕭若水在諸位皇子之中,才能最為卓越,其領兵作戰之能更是出神入化,且心懷仁慈,是太安帝最為看重之子,太安帝也一直將他當作接班人悉心培養。
而他的親兄蕭若瑾,在各方面皆不及他的弟弟。要說蕭若瑾何以能早早獲封景玉王這一稱號,皆是沾了弟弟的光。然而,蕭若瑾的野心卻遠超其弟,且更為殺伐果斷、心狠手辣。
蕭若水極其重視親情,尤其對自己的兄長擁護至極。蕭若瑾早早就表明欲登皇帝寶座,為了兄長的宏偉志向,蕭若水可謂盡心竭力。
影宗具有強大助力,為獲影宗支持,蕭若水協助蕭若瑾迎娶影宗之女易水君。明知葉鼎之與易水君兩情相悅,卻在葉鼎之即將搶親的最后關頭,挺身而出與葉鼎之大戰,阻斷了這對有情人。
葉鼎之入魔,率領魔族東征北離,與天啟欽天監等高手大戰,最終被百里東君以半招險勝,從而阻止了這場大亂。蕭若瑾非但不感激百里東君,還欲趁兩人重傷之際,對百里東君和葉鼎之斬草除根。
而蕭若水僅是遠遠地責罵了蕭若瑾一句,并未對自己的親哥哥興師問罪。他知曉兄長的忘恩負義與不仁之舉,卻未加阻攔。
南訣之戰,蕭若水統領瑯琊軍浴血拼殺,大獲全勝而歸。在軍中與百姓心中,他是眾望所歸的新皇。可當太安帝命大監宣讀傳位遺詔之時,他撕毀詔書,于滿朝文武面前,力挺蕭若瑾登上皇位。
然而,蕭若水終究還是錯付了真情。蕭若瑾并未感念他所做的一切。瑯琊軍始終擁護蕭若水稱帝,蕭若瑾終日憂心忡忡,唯恐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奪走。于是,他以叛亂之罪將蕭若水打入大牢。
擁護蕭若水的眾將士怎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主上被殺,于是天啟城中殺意彌漫,時局開始動蕩不安。蕭若水為終結這場動蕩,甘愿在獄中自刎身亡。
如此風華絕代之人,本應是真龍天子。卻因念及所謂的兄弟情,不僅害死了自己,亦傷了將士之心。
世人皆言蕭若水過于仁慈,實則他是在償還哥哥的救命之恩。當年六歲的他,高燒不止,險些喪命。是蕭若瑾持劍拼命威脅太醫為其救治,方才有了如今的他。
這一命之恩,也算償還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