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鴿子
許久沒看到這么對胃口的片子——
100分鐘的時長,精準捕捉當下年輕人復雜而微妙的精神狀態(tài),飛揚、浪漫、打破常規(guī)。
沒有在無聊和狗血間反復橫跳,而是在跳脫和現(xiàn)實中找到了巧妙的平衡。
成年人的曖昧拉扯,給人一種上頭的微醺感,天馬行空的設定,讓人從現(xiàn)實生活短暫出逃。
沒有落入俗套,卻能引發(fā)共鳴。
沒有按頭說教,卻后勁兒十足。
話不多說,一起來吃點好的。
《負負得正》
01
對觀眾眼睛&精神狀態(tài)雙重友好
有人說,這部電影像是一場“荒誕的病友交流會”,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tài)。
查一下電影的幕后班底,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感受并非沒有來由。
攝影指導馮宇超,代表作《椒麻堂會》,豆瓣評分8.6;
調(diào)色指導唐強,代表作《路邊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
剪輯指導孔大山,代表作《宇宙探索編輯部》,是去年院線電影中另一場病友交流;
《宇宙探索編輯部》中的主演之一王一通也參與了《負負得正》的演出,在電影中飾演“外星人”。
怪不得很多網(wǎng)友會感嘆,你們《負負得正》嘴可真嚴啊。
何況,還有終于正確用臉的朱一龍,藍發(fā)的破碎感溢出屏幕,邱天則一頭紅發(fā),在銀幕上碰撞出絢麗的色彩。
總之,就是對觀眾的眼睛和精神狀態(tài)都非常友好。
電影講故事的方式,也透露出平靜的瘋感。
“都市空心人”黃振開(朱一龍 飾),總覺得自己生活在已經(jīng)寫好的人生劇本當中。
像在拍一部電影,日復一日,無法逃離。
而這部人生電影的導演團隊,則是一群穿著人類服飾的外星人。
好好讀書,好好上學,去大城市打拼,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有一段穩(wěn)定的感情……
按照人生的既定軌跡,好像就可以獲得世俗意義上的認可,可自己的心,卻變得越來越麻木。
開心的事情沒有那么開心,悲傷的事情也沒有那么的悲傷。
他想做出改變。
能改變的不算多,換個新發(fā)色,搬個新住處,已經(jīng)是他能做的所有事情,沒想到蝴蝶效應卻就此開啟。
神秘的合租室友李小樂(邱天 飾)闖入了他的生活。
他們是如此不同。
相比守序麻木的黃振開,李小樂是無序的自由派。
黃振開每天吃同樣的飯團,去格子間上班,兩點一線,按部就班。
而李小樂每天變換不同的造型,戴不同的假發(fā),甚至會給自己起不同的名字,一句話中可能包含三個謊言,神秘多變,自由如風。
他們不同到作息時間都是相反的,共處同一屋檐下卻極少有機會交談,直到有一天——兩人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面。
此時外星人導演爆出金句——愛的發(fā)生,不需要他們是一樣的人,只需要他們有愛的需求。
外星人們急于推進故事進程發(fā)展,手忙腳亂為黃振開造勢,燈光、音樂、掌管愛情氛圍的粉紅泡泡……黃振開滿臉寫著尷尬和無奈——又來?
可鏡頭一轉(zhuǎn),李小樂伸手戳破了一個泡泡,看著外星人的方向問黃振開:他們是你的朋友嗎?
黃振開不理解并大受震撼:你也能看到他們?
是的,是的。一、二、三、四、五、六,李小樂清楚地數(shù)出他們的數(shù)量。
導演用這種奇妙的、非常規(guī)的方式,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和牽絆——我理解你。
多年來強烈卻無處傾訴的感受,小時候被爸爸撕碎畫著外星人稿紙的委屈,想要逃離卻無能為力,但還是要做出小小改變的心情,也許都有人懂。
燈光暗下去,曖昧的氛圍升至頂峰。
心跳會先替我們下定義,愛會撞破規(guī)則,冒出粉紅泡泡。
02
愛是什么?
他們?yōu)檫@段關(guān)系制定了三個規(guī)則——
規(guī)則一:從來不在一個房間里過夜;
規(guī)則二:從不談論不定義這段關(guān)系;
規(guī)則三:總是要把燈關(guān)了。
導演溫仕培在一次訪談中總結(jié)黃振開和李小樂的關(guān)系——
他們從性開始,再到親吻,再到擁抱,最后再牽手。
像是完成了一次對傳統(tǒng)關(guān)系的倒敘,也暗合了電影的那句宣傳語——
“比袒露身體更親密的是袒露脆弱。”
他們都有自己的脆弱。
黃振開,從小生活在傳統(tǒng)守舊的家庭,覺得自己的生活不過是一部情節(jié)性不強的電影。
躲在屋子里畫外星人,跟爸爸說他們就在房間的角落,爸爸撕了畫,把他揍了一頓,同學也孤立他,覺得他不正常。
長大之后,被同事拉去湊數(shù)參加聚會,他是不知道該何時舉起酒杯的那個人。
李小樂,爸爸是個騙子,唯一教會李小樂的,是如何在一句話中編織三個謊言。
他和李小樂說,等他回來,就帶她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吃冰淇淋,然后,他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被操縱,一個被拋棄,他們都不喜歡自己拿到的人生劇本,一個選擇麻木,一個選擇偽裝。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卻因為相遇,找到了“改變自己”的契機。
他們在不斷的碰撞中試探對方,也探索自己。
電影中有一段情節(jié)非常動人。
黃振開和李小樂進入到彼此的童年中,出現(xiàn)在他們最需要陪伴的時刻,教會他們發(fā)泄情緒的方式,聆聽、安撫、陪伴。
那些原生家庭中陳舊的傷痛,都被溫柔地撫平。
屏幕外的我們,也被這一刻深深打動。
顯然,《負負得正》是一部非常規(guī)的愛情片。
在童年穿梭的場景,一邊讓人動容,又一邊讓人感嘆:還能這么拍?
我們在電影中還能看到很多其他的元素,外星人,蒸汽波,夢核意識流,還有銀河電影制片廠的設定,黃振開大戰(zhàn)外星人的場景。
它是特別的,反套路的,新鮮的,浪漫的。
可越看我們越意識到,電影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做殼,包裹的卻是關(guān)于愛情古老的課題——
愛是什么?
這也是導演溫仕培拍攝電影的初衷之一。
一個普遍的感受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不再那么相信愛情和婚姻。
但他覺得,不相信愛不代表不需要愛,大部分人都有愛的需求,只是因為某種原因,不會愛了,不敢愛了。
他很想通過拍這部電影,讓那些不相信愛情的人,或者說曾經(jīng)付出過,但是受到傷害的人,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點“愛的能力”和感知世界的能力。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能讓自己負負得正的那個人。”
03
好的愛情片不只談論愛情
在《負負得正》中,演員身份的朱一龍首次擔任聯(lián)合監(jiān)制。
電影中的黃振開想打破人生劇本,戲外的朱一龍也不安守舒適圈,一再打破觀眾的印象,拓展自己的邊界。
在《負負得正》北京首映禮,魯豫觀影團的映后交流環(huán)節(jié),魯豫問導演溫仕培,最初是如何找到朱一龍來飾演黃振開的角色。
溫仕培說,這是一個慢慢彼此接近的過程,把劇本給到朱一龍之后,他們展開了很長時間的對話,朱一龍還在開機之前很長時間染了藍色的頭發(fā)。
溫仕培覺得,藍發(fā)的朱一龍真正變成了黃振開。
飾演黃振開這個角色,對于朱一龍來說,也像是一種打破人生劇本的嘗試。
朱一龍說,在碰到這個角色的時候,他的人生狀態(tài)可以用“充盈的空虛”來形容,雖然每天工作的日程很充實,但仍然渴望改變。
他希望把這樣的一個角色帶給觀眾,讓大家感受到共鳴,也擁有一點點改變的勇氣。
相信大家在豆瓣打出的7.2評分已經(jīng)給了他一些答案,不少朋友在觀影后燃起改變的沖動——
“內(nèi)心掀起了一場想逃離、想自由的海嘯。”
“看完電影,感覺我該著手去做點什么。”
“遇到不喜歡的人生劇本,那就自己去改寫吧。”
一部好的愛情電影不只談論愛情。
它更像是一部人生電影,在尋找和遇見愛情的過程中也去尋找和遇見自己。
導演溫仕培說,電影就是觀眾逃離現(xiàn)實生活的一個造夢的儀器,一個任意門。
那就一起打開這扇天馬行空的任意門,完成一次對生活的發(fā)問,短暫出逃。
就像電影片尾曲中唱的那樣——
原本住在北極的人選擇了冒險,
決定出發(fā)的人,會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