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有一句話是泄露天機的。
他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王陽明的這句話是在說,人的一切意識都有先天意識的支撐,是每個人與生俱來,自然形成的。但先天意識存在于潛意識中,沒有感知能力,只有后天意識覺醒,并將后天意識與先天意識鏈接,就能達到“強人”的境界。
說得簡單點,你能調動“心”的力量,你就能成事!
本篇天涯隱學,我們將挖掘“圣人”王陽明龍場悟道的3點核心,去挖掘“人之道”的運轉規律。本篇內容比較晦澀,但真的很有用,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留下一句“醒世菩提”,祝你未來的日子,大吉大利。
一、人人自有定盤針。
首先我來舉個例子,看看后天意識,是如何和先天意識結合的。
一位母親看到剛滿一歲的孩子,亂翻抽屜,于是警告不能再翻了。到了3歲,這位孩子竟然可以在大人面前,熟練地在抽屜里,找出了一把小鐵錘。
那么,這抽屜里的鐵錘,是他3歲時找到的,還是他1歲時就看到了?
真相是,他1歲時,就看到了這把小錘子,只不過在1歲時,他的后天意識尚未覺醒,所以他并不能記住這件事情。但那把小鐵錘卻在潛意識中,留存了下來。
從1歲到3歲,這位孩子將潛意識中的記憶,轉化為顯意識的記憶,然后在大人面前,展示了他“過目不忘”的能力。
潛意識在我們的意識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如同一道無形的屏障,將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收藏了起來。但這些收藏起來的信息,卻在潛意識中,以另一種形式,留存了下來。至于是留在記憶中,還是留在感知中,關鍵看我們自己是否能將它喚醒。
為什么人要修行?
實際上,修行就是打開心中的屏障,將潛意識中的信息喚醒,然后人就能產生各種“神通”。
二、卻笑從前顛倒見。
其實人活一世,很多時候都是顛倒的,因為人對于后天意識的覺醒,往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過程。人的后天意識,也是通俗的意識,或者被稱為感知。
他的出現是在人出生之后,由人們的生活、經驗、認知所共同形成。
直到人長到一定的年齡,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顛倒見”時期,人才會逐漸覺醒后天意識,開始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而這段時間,通常都在20歲左右。但由于每個人的天賦、認知不同,后天意識的覺醒,也大不相同。
為什么說一個人30歲的時點,非常重要?
因為當一個人30歲,他即將結束自己的“顛倒見”時期,也意味著,一個人后天意識與先天意識鏈接的黃金時期結束。30歲到50歲之間,又將踏入一個更高的階段,這個階段被稱為“知天命”。
在這個階段,人們會將自己的先天與后天意識的結合,進行高維理解,形成屬于自己的處世之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認知”。這個階段認知越深刻,對外輸出的價值就越高,賺的錢也就越多。
這也符合很多經濟學家的數據,一個人80%的財富,都是40歲之后獲得的。
三、身之主宰便是心。
了解了“定盤針”和“顛倒見”的含義,這里我們需要回到前面的第一個案例中。
當一位母親告訴孩子,抽屜中的東西,不能亂動。其實是在潛意識中,為孩子種下了一個“不能亂動”的意識。這個意識會像一堵墻一樣,將孩子的意識和抽屜中的鐵錘隔離開,避免孩子被鐵錘的尖銳劃傷。
但潛意識中的墻,也并非堅不可摧,如果孩子長期去觸碰這堵墻,墻終究是會被撞破的。
這有點像我們常說的“防君子,不防小人”。這側面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那些所謂的心理障礙,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硬鋪設的墻,打不破,說明我們還沒前文中那個小朋友,夠“小人”!
所以,說到最后,還是王陽明那句:“身之主宰便是心。”人們應當順其本心,用本心去感知事物的本源,而不是靠經驗去感知事物的表象。如果一個人,被自己設定的規則所困,喚不醒自己的本心,那他終究會迷失自我,一事無成。
好了,今天先說到這里。想了解完整版的天涯隱學,關注【醒世菩提】,全網同名,找到有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