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京城里住著個叫李文杰的少年。他爹李老爺是個有名的茶商,家里富得流油。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夜里,一伙蒙面大盜闖進李家,搶了個精光不說,還放了把火,把李家燒成一片灰燼。這可把李老爺給氣壞了,沒過幾天就撒手人寰,李文杰他娘也跟著去了。
臨終前,李老爺把一塊半玉佩塞到李文杰手里,喘著氣說:"兒啊,你拿著這玉佩,去津門找個叫王海的人。他欠咱家一份人情,肯定會幫你的。"
李文杰含淚點頭,心想:"得,這下可好,我成孤家寡人了。不過話說回來,這王海是何方神圣啊?"
李文杰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津門,好不容易找到王海的府邸。誰料這王海一見玉佩,二話不說就把李文杰收留下來。
"哎呦喂,你可算來了!"王海拍著李文杰的肩膀說,"你爹當年救過我的命,我可一直惦記著呢!"
李文杰心里美滋滋的,可沒想到王海把他安排去放牛了。這可把他給愣住了:"我說王叔,您這是要把我當牛倌使喚啊?"
王海哈哈大笑:"傻小子,放牛多好啊!你看那牛背多寬,不就是現成的書桌嗎?"
李文杰一聽,眼前一亮。于是白天放牛,晚上讀書,日子過得倒也充實。
一天,一個邋里邋遢的道士來府上討酒喝。李文杰好心給他倒了杯酒,道士喝完后意味深長地說:"小伙子,科舉在即,你可得加把勁啊!"
李文杰一拍腦袋:"哎呀,我差點給忘了!多謝道長提醒,我這就去報名!"
李文杰一舉考中秀才,王海樂得合不攏嘴,當即決定把女兒王芷若許配給他。
誰料王海的老婆孫氏不樂意了:"哎喲喂,咱們家大小姐嫁給個窮酸秀才?這不是寒磣人嗎!"
王海一聽就急了:"你這婆娘懂什么?人家可是秀才!再說了,咱們家再富也不過是個商戶,能攀上個讀書人多有面子啊!"
孫氏撇撇嘴:"得了吧,我看還是把咱們家芷若嫁給張員外家的公子吧,那可是實打實的富商子弟!"
就這樣,兩口子吵得不可開交。最后孫氏想出個餿主意,打算讓丫鬟小翠冒充王芷若嫁給李文杰。
這天,那個邋遢道士又來了,神神秘秘地對李文杰說:"小兄弟,今晚入洞房可要當心啊!記住,一進門就把燈吹滅,明兒個不管看到啥也別聲張,這可是你的福分!"
李文杰一頭霧水:"這老道兒神神叨叨的,說的都是啥玩意兒啊?"
婚禮當天,李文杰按道士的話,一進洞房就吹滅了蠟燭。第二天一早,他睜開眼睛,發現身邊躺的不是王芷若,而是丫鬟小翠!
李文杰差點跳起來:"我滴個乖乖,這是咋回事啊?"
小翠哭哭啼啼地解釋了前因后果。李文杰聽完,不由得感嘆:"這王家可真夠損的!不過話說回來,小翠你長得也不賴,咱倆就這么過吧!"
小翠破涕為笑:"官人,你真是個好人!咱們還是離開王家吧,在這兒待著也不是個事兒。"
李文杰點點頭:"你說得對,咱們收拾收拾就走!"
李文杰帶著小翠離開王家,租了個小院子安頓下來。日子雖然清貧,但兩人相依為命,倒也其樂融融。
李文杰白天在私塾教書,晚上挑燈夜讀。小翠則操持家務,還做些針線活貼補家用。
五年后的一天,李文杰興沖沖地跑回家:"娘子,我考中進士啦!"
小翠高興得跳了起來:"官人,你可真是太棒啦!"
沒過多久,朝廷就任命李文杰為津門知縣。這下可好,夫妻倆終于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
李文杰上任后,查案如神。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驚天大案:原來當年搶劫他家的,竟然是張員外家的公子!
李文杰大怒:"好啊,我說怎么這么眼熟呢!今天我非得替我爹娘討個公道不可!"
他立馬派人把張家父子抓了起來,順藤摸瓜,連同一干同伙全都繩之以法。
這事兒一出,整個津門都轟動了。王家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差點把女兒嫁給個大盜!
幾年后的一天,李文杰帶著妻兒回到王家拜訪。
王海見了李文杰,老淚縱橫:"賢侄啊,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啊!"
李文杰笑著說:"王叔,您當年好歹收留了我,這份恩情我可一直記在心里呢!"
王芷若看著意氣風發的李文杰,不由得暗自后悔:"早知如此,當初何必聽娘的話呢?"
孫氏更是悔不當初:"哎呀,我這個糊涂蟲,差點兒壞了女兒的終身大事啊!"
李文杰環顧四周,不禁感慨:"命運啊命運,真是妙不可言!要不是當初王家耍了這么一出,我也不會娶到賢惠的小翠,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呢!"
小翠在一旁笑瞇瞇地說:"官人,這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啊,彎彎曲曲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處等著你的是什么。所以啊,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努力,說不定哪天老天爺就給你開個后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