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碾壓弱者,是靠智力和財力么?
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不僅因為他們擁有超凡的能力和資源,更因為他們具備了一種內在的核心素質,將這些素質概括成了6個字,即:止、定、靜、安、慮、得。
今天分享的天涯隱學絕版神貼,我們將從這6個字出發,詳細闡述強者必備的核心素質。
留下一句“醒世菩提”,祝你未來的人生大吉大利。
一、止。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里。”這句話強調了開始時的謹慎和自律,是成功的關鍵。
為什么很多人創業也好、追求戀人也好,總是半途而廢了?原因就在于,他們在最開始,路就走歪了。而深究其走入歧途的原因,則在于“止不住”??吹侥硞€行業時髦起來了,就跟風扎進去,結果,越扎越不對勁,越扎越覺得和自己的思維習慣不合拍,到頭來,只能再換賽道。
比起調動一切資源,上手就干,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停下來的智慧。讓欲望之心止息,讓自律意識復蘇,想一想,自己在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么?想清楚了這點,你的初心,才會真正綻放為累累碩果。
二、定。
《史記·項羽本紀》中,面對二十萬秦軍主力,六國復興軍逡巡不進,唯有項羽,在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憑著向死而生的莫大魄力,一舉粉碎敵軍,從此成就“霸王”美名。
視角來到現代,經濟大停滯時代,各個超級大國都在太空探索事業上猛踩剎車,口袋里不富裕了,浪上天的面子工程,還是少玩為妙。唯有埃隆·馬斯克,悍然高舉移民火星的大旗,硬是憑借一家之力,二次點燃了外太空探索的新潮流,同時,也讓他的SpaceX,成為全球名企,猛猛吸金。
強者,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并能夠持之以恒地追求下去。
三、 靜。
《莊子·逍遙游》中,莊子提倡“心如止水”,倡導內心的平和。佛家修行,也以清凈心為入定的關鍵法門。為什么有智慧的人,都強調靜下來?
從向內求的角度說,靜下來,可以讓你看清楚,是哪一屢欲念,在試圖蠱惑你的精神意志,進而,及時擺脫這種蠱惑。從外部博弈的角度說,靜下來,你才能冷靜地審視問題,特別是,你能迅速察覺到,周圍的競爭對手們,正在被他們自身的哪些欲望所掌控,進而因勢利導,實現輕松拿捏。
四、安。
《左傳》中,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間,始終保持自信,最終,這份自信的姿態打動了秦穆公,在后者的保駕護航下,重耳順利回國接替王位,并把晉國發展成五霸之一。在現代,奧普拉·溫弗瑞在經歷了艱難的童年后,依然能夠自信地面對挑戰,成為全球知名的媒體大亨。
真正的強者,都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哪怕是在極度不確定性的危險處境中,也能為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這種外人看來的“靠譜”特性,讓他們非常容易獲得貴人的扶持。
五、慮。
三國歷史中,為什么諸葛亮能夠以川蜀一州之地,打得北方霸主魏國疲敝不堪?因為諸葛亮,總是在準備極其充分、形勢極度利好的情況下,才點起兵馬,直奔對方軟肋。
那后來姜維北伐,為什么在蜀漢內部,就怨聲載道了呢?兩個字:折騰。看到個機會,就要大動干戈上去試試,最后試探不成,狼狽回撤,像極了股市里胡亂試水的散戶。
在漫長的心態建設之后,強者才會啟動這最關鍵的第五步:慮。也就是制定有效的策略,并落實該策略的過程。
六、得。
說到最后的“得”字,有人要奇怪了,收獲成果的環節,還有什么可說的?注意,這里的得,并不是收獲奮斗果實的意思。
什么是慮而后得?儒家圣人孟子說得好:“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真正的得到,都是在逆境中完成的。因為只有在逆境中,你才能看到從未看到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才能得到世界底層的運行邏輯。也因為在逆境之中,不沉淪,不放棄,才有逆襲翻身的可能。
好了,先說到這里,關注我,了解完整版的天涯隱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