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清明上河園
國慶又要到了,七天的假期足夠玩嗨了。但怎么能夠玩嗨呢?這是一個問題。往年這個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哪哪兒都是人海。出門堵在路上,在景區堵在景區,除了看人頭,還是看人頭?這叫嗨么?
如果你想尋找一種新鮮的玩法,不妨去裝一回“文化人”,索性進行一回歷史穿越游。看看4000年前的商人是怎么觀察火星的?看看曹操是如何打敗童年好哥們的?看看武則天到底長啥樣?看看北宋時期的“牛津”、“哈佛”啥模樣?
王又又 | 文
01/???
穿越路線一
商朝
這些地方能看清商朝的那點事兒
商朝600年的歷史,就不用普及了吧。在河南,商朝的遺址,能看的真不少,從商丘、偃師,到鄭州、安陽,再到淇縣,你沿著走走,大致就能看清商朝的那點事兒。
第一站:商丘古城火神臺
可學學4000多年前的商人觀察火星
“商丘”之名,原本就是“居住在丘崗之上的商族聚居地”之意。商原本是夏朝的一個方國部落,但因夏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桀太過殘暴,導致國家局勢內憂外患、動蕩不已。商便想趁此機會取而代之。
商丘古城
到商朝統治者祖先的老家去,能看些啥呢?在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有個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臺遺址,這是中國最早的觀星臺。人們也叫它火神臺,其形如墓,臺上建有閼伯廟,大殿、鐘鼓樓、拜廳等俱全。到這兒轉轉,模仿模仿4000多年前的商人祖先咋祭拜火星觀察火星,也是蠻好玩的。
第二站:偃師二里頭遺址
看“最早的中國”和中國“最早的紫禁城”
“最早的中國”是啥樣?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是啥樣?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是啥樣?最早的青銅利器群、最早的鑄銅作坊、最早的制作綠松石器的作坊、最早的雙輪車的車轍……又是啥樣?我都不說了,去偃師吧,偃師的二里頭遺址會告訴你。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當然,偃師還有偃師商城遺址。商朝早期,由于國家局勢問題和生存問題,經常遷都。滅夏以后,曾在夏朝都城附近另建新都。這個新都的所在之地,就是今天的偃師商城遺址,古時被稱為“西亳”。這個遺址,有城門、道路、宮殿、居址等遺跡,還有一座同名博物館等著你。
第三站: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
看看比巴比倫城還要大的商都還有啥
鄭州,又被稱為“商都”,除了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鄭州商戰太過出名,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鄭州古時還真就是商朝的都城。
鄭州商城遺址
目前,鄭州有兩座商代都城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和小雙橋遺址。這兩處商朝遺址均屬于商朝中期都城遺址,論年代均早于殷墟。并且,鄭州商城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規劃布局的都城遺址,規模和建制比同時期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城、亞述城都大。不過,我們現在能看的,就那段城墻了。
第四站:安陽殷墟博物館
看中國最早的文字寫在哪兒
上個世紀初,中國的文化人、外國的文化人,喜歡往安陽跑。有個叫羅振玉的,先是讓弟弟去,后來自己親自去,目的無非就一個,收購一種叫甲骨的東西。甲骨上有文字,就是甲骨文,中國最早的文字。
現在都知道了,安陽的殷墟,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可以去殷墟博物館轉轉,看最早的文字寫在哪里,也順便看看,那個時候“活人祭祀”有多殘忍,那些累累的白骨,或能讓你想象到那些葬于地下的孩童、婦女、奴隸,被割下頭顱、砍斷雙腿、挖空內臟……
第五站:淇縣朝歌古城
看看商紂王剖腹挖心比干的地方是啥樣
淇縣,是商朝晚期的陪都,古稱“沬”,曾有四任商王在這里辦公。最后一任商紂王,將這里改名為朝歌。傳奇故事《封神榜》的演繹地,便是這里。其實,商紂王以前人還是不錯的,當王當得兢兢業業,只是到了后期,人膨脹了,整日沉迷于淫樂。
古城內有個“摘星臺”,據說,就是當年比干勸說商紂王勵精圖治未果,被惱羞成怒的紂王剖腹挖心的地方。結局嘛,大家也都清楚,紂王亡了國,自焚于鹿臺,后被其子葬在了淇河岸邊,即今朝歌鎮南淇河西岸,王后妲己也被葬在了附近。
02/???
穿越線路二
三國
跟隨一代梟雄的腳步,看看曹操的河南江湖
在河南看三國遺址,看的基本就是曹操的河南江湖,以許都為中心“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在河南的江湖生涯可謂濃墨重彩。
第一站:滎陽虎牢關
看看曹操的功勞是怎么被一筆抹殺的
東漢末年,董卓奪取朝政大權,廢黜并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當皇帝,為人囂張,手段殘忍,犯了眾怒。時任當典軍校尉的曹操不愿與董卓為伍,于是,逃到陳留聯絡18路諸侯討伐董卓。
虎牢關遺址
虎牢關之戰,是曹操初出江湖的第一戰。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卻將這段歷史由滎陽汴水搬到了滎陽虎牢關,并且,正史中沒劉備一點事兒的這場戰爭,羅貫中卻讓劉備以一聲冷笑出了場,并引得曹操的注意和推薦,并得以與18路諸侯平起平坐。于是就有了關羽“溫酒斬華雄”、劉關張“三英戰呂布”。
如今,虎牢關還有三義廟、呂布城、點將臺、張飛寨、跑馬嶺、絆馬索等景點,大多都跟老劉家有關,卻唯獨沒有這次戰爭的組織者和劉備的伯樂曹操的任何遺跡。
羅貫中這么大筆一揮就把曹操的歷史功績抹掉了,曹操失落不失落?
第二站:中牟官渡古戰場
看看曹操是如何打敗童年好哥們的
虎牢關之戰,曹操樹立了威名,并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還被漢獻帝封了個大將軍。這引起了他童年好哥們袁紹的不滿。袁紹擁兵數十萬,是北方最大的一股勢力,他要在官渡讓發小嘗嘗發小的厲害。
曹操以2萬兵力對戰袁紹10萬大軍的官渡之戰,使用霹靂車戰、地道戰、反地道戰,以少勝多。此戰之后,袁紹因兵敗抑郁而死,曹操趁機一舉摧毀袁氏軍事軍團,為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官渡古戰場
現在,在位于今鄭州中牟縣城東北2.5公里官渡橋村附近,有人恢復了官渡古戰場,可看到曹操的雕像。有意思的是,附近的一些村莊的名字,就跟當年的戰爭有關。
比如,有一個村子叫草場村,相傳為曹操囤積糧草、飼養軍馬之處;官渡橋村東北不遠還有一個水潰村,為曹操引官渡水淹袁軍處;離官渡橋村10多公里處還有一處袁紹崗,為袁紹的屯兵處。
第三站:許昌曹操大本營
看看曹操在京城留下多少好故事
許昌,是曹家的大本營。當年,曹操在這里“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曹丕后來上位,建立曹魏,并命“許都”改名“許昌”,意為“魏基昌于許”。
三國時期,許昌是國家的文化政治中心。至今,許昌還遺留數十處三國遺跡。漢魏故城,那是曹操和他的孩子們辦大事的地方;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軍師聯盟》,第一集就領了盒飯的神醫華佗,他的墓也在許昌。還有受禪臺,就是當年漢獻帝禪讓帝位于曹丕的地方。此外,還有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出發地灞陵橋,還有張飛廟,即便在曹操的大本營,劉關張兄弟們也會來搶曹操的戲。
第四站:安陽西高穴曹操墓
多疑的曹操選擇葬在這里有沒有道理
曹操多疑,這誰都知道,就連他死后,據說也設了72疑冢。他究竟埋在了哪里?后人爭論了一兩千年,都沒爭出個結果。直到2009年,有消息傳出,說經考古發掘研究,位于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頓時,一石驚起千層浪,很多人對此表示“我不信”。
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
信不信由你,反正國家文物局認定了。你若還是不信,可以去西高穴走一趟,看看多疑的曹操,選擇這里有沒有道理。
03/???
穿越線路三
大唐
武則天到底長啥樣,到龍門看看盧舍那大佛你就知道了
說起唐朝,除了驕傲,還是驕傲,版圖之大,曾東起朝鮮,南抵順化,西達伊朗,北到俄羅斯,牛氣得很。
洛陽真正以首都的姿態出現在唐朝,主要是在武則天執政期間。高宗去世后,武則天掌握朝政,于684年改洛陽東都為神都,并開始常駐洛陽。
洛陽市近郊有座隋唐洛陽城,城內有個叫“天堂”的建筑,是武則天當年的禮佛之地。“天堂”是當時洛陽城最高的建筑,共有五層,據說,站在第三層便可一覽洛陽城全貌。就和今天人們愛站在中原福塔俯瞰鄭州一樣,估計,武則天當年應該也沒少站在天堂的窗前,俯瞰洛陽。
武則天作為一代女中豪杰,她的樣貌相信有很多人感到好奇。不用好奇,你去龍門石窟看看,大概也就知道武則天長啥樣了。據說,龍門石窟中那尊盧舍那大佛,就是照著武則天的樣子雕刻的。所以,我們不如親臨其境,站在大佛腳下,感受一把來自中國第一位女皇帝的微笑。
04/???
穿越線路四
北宋
重溫大宋東京夢華,這些地方不可不去
北宋也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大發展的歷史朝代。特別是商品經濟,在北宋時期得到了質的飛躍,如今的“夜市”,便是從宋朝開始興起的。在文化方面,理學發展迅猛,不僅影響了當時政局,對后來整個東亞儒學文化圈以及世界文明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站:開封
尋找“清明上河園”的蛛絲馬跡
開封,是北宋的都城,又稱東京。北宋時期,開封就好比今天的紐約,屬于國際大都市。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一畫中,詳細繪制了東京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以及繁榮盛京。《東京夢華錄》一書中,也詳細介紹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
如今,開封主打“宋文化”牌,市內處處北宋遺風。你若想一睹宋朝時期的街道風光,不妨就去“宋都御街”走一遭;要想感受北宋時期的夜生活,開封夜市可不能錯過;要想知道北宋的政府辦公大樓長啥樣,開封府里逛一逛……最后玩累了,趁著夜景,走上龍舟,夜游龍亭湖,也別有一番趣味。
第二站:鞏義北宋皇陵
宋太祖死后葬在了他最喜歡的地方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的西村。北宋時期,鞏義率屬于洛陽,洛陽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宋太祖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地方。
北宋皇陵
開寶九年,宋太祖曾赴西京太廟舉行祭祀典禮,完事兒后特別高興,覺得這里修的特別壯麗,專門嘉獎了以“摳”著稱的河南知府,然后向眾人表示,他想遷個都。
宋太祖為啥想遷都呢?真的是因為行宮修得太好看了?當然不是。有史料記載:“上生于洛陽,樂其土風,常有遷都之意”,說白了,洛陽是宋太祖從小長大的地方,自然對洛陽有別樣的情愫。當然,遷都之念,在范仲淹等人的一干阻撓下也沒能成功。最后,雖然生沒能回到洛陽,但宋太祖對洛陽的執念一直到死,死后將皇陵建在了洛陽。
第三站:商丘應天書院
北宋時代的“牛津”“哈佛”是啥樣?
商丘是北宋的南京,水陸交通網四通八達,是戰略要地。北宋的最高學府,應天書院便位于今天的商丘古城南湖畔。
應天書院
名校自有名師,北宋時期,晏殊、范仲淹都曾在這里講學。如今,又到國慶長假,肯定會有很多旅游團去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要我說,去參觀清華北大,不如來參觀應天書院,要知道,北宋的應天書院可好比今天的牛津哈佛!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