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河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眾多“培養皿”之中,有這樣一座“辦公公園”——元崗·智匯PARK,以其獨特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設計,為企業提供的全面、專業服務,支持和幫助科技企業的成長和集聚,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孵化地。
元崗·智匯PARK,是天河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本期《天河人才故事》將走進廣州智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譚浚偉,聽聽他的故事。
01
老舊物業變高端產業園
做城市更新“探路者”
成長于經商家庭的譚浚偉,在家庭氛圍熏陶下,一直把創業作為自己的志向。從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后,譚浚偉帶領團隊對老舊建筑進行改造,受國外孵化園區的啟發,譚浚偉打算拿承租到手的寫字樓做場試驗,先投入一筆錢把其中兩棟改造升級了一番,沒想到出租率竟出奇的高。這讓譚浚偉有了大干一場的底氣,“智匯PARK”系列創意產業園區也隨之應運而生。
譚浚偉與智匯集團的發展之路始于2011年。當時,廣州“退二進三”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中心城區工業外溢,制造業向外走,服務業往里走。他帶領智匯集團抓住時代機遇,初次嘗試對“退二”企業用地及低效利用廠房、倉儲進行改造盤活。
“Park就是公園,智匯當時就是抱著要打造一個公園的初衷來做產業園。”譚浚偉在澳洲留學時,曾對Office Park園區印象深刻,“類似阿迪達斯、7-11一類的世界500強企業,沒有選擇市中心高大上的寫字樓辦公,反而更鐘情于低密度園區,這對我啟發很大。”考慮到城市發展導致綠地稀缺的情況,他堅持“辦公就在公園里”的設計運營理念,打造低密度、高綠化的產業園區。
元崗?智匯PARK(一期)
元崗·智匯PARK一期成為這一理念的奠基之作、代表之作,40% 的公園綠化率,實現了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也為城市商務開創了“公園式辦公”的新范本。其后,智匯集團又陸續開拓了棠下、元崗二期、西城一二期等5個產業園區,整體運營管理面積超40萬平方米。
譚浚偉表示“智匯在經營過程中是以一種‘探路者’的角色,與政府一起摸索城市更新的路徑。”堅持做城市更新的“繡花”功夫,將運營不善的舊廠房、商場等,改造成集聚優質企業的產業園區,既為企業提供高品質的辦公空間和合作交流平臺,又為周邊居民增加充滿人文美學的休憩和社交空間,讓城市煥發新活力。
02
有效賦能產業發展
引領產業孵化新格局
自2014年起,天河區開始大力扶持創新創業,計劃每年改造50萬平方米,打造“村里的眾創空間”。起步并扎根于天河區的智匯集團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在政府與園區的合力下,“創客”“城中村”這兩個看似“不搭界”的詞,偏偏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天河區區別于當時城市更新政策以拆除重建為主的模式,選擇了一條村級工業園微改造綜合提升的新路子。2017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城區,天河區先行先試,率先出臺了《天河區關于利用村(社)集體物業打造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工作指引(試行)》政策體系。政策給了園區信心,調動了投資積極性,截止2024年4月,天河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總數達265家,其中省級以上孵化載體66家,均位居全市首位,而元崗·智匯PARK正是天河區極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之一。
城市的發展核心在于產業,而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于人。譚浚偉介紹,“為了更好滿足園企的需求,我們組建了產業運營小組提供專屬管家服務,打造園區和企業共創共享的可持續產業生態環”。以元崗·智匯PARK為例,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產業服務+企業服務+社群服務+物業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挖潛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
元崗?智匯PARK(一期)
在譚浚偉的帶領下,智匯集團通過園區空間規劃打造、產業資源整合和增值運營服務,打造集聚優質企業的產業園區,為政府引進優質企業和人才。在具有天河特色的大孵化器戰略模式下,新興產業、創新人才等要素的高度匯聚,推動了天河區產業轉型升級。
“智匯集團今天的成績,一定是長期主義的勝利——我們長期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如何幫助政府更精準地制定政策、如何更好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譚浚偉說道。至今,智匯集團累計引進500+商協會、銀行機構、 人才高校、電商平臺等多類產業上下游資源,累計服務1000+園區入駐企業。
03
新質產業形態:“AI+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應用示范園區
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廣州市正在大力發展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打造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標桿。智匯集團旗下運營的元崗·智匯PARK位于環五山創新策源地、天河軟件園內,因此,園區定位于“AI+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以“AI應用賦能”為使命,以“載體+孵化+加速+鏈接”為職能,以“產業生態賦能平臺”為核心,致力于打造“AI+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應用示范園區。
譚浚偉表示,“園區已聚集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數字創意等產業領域的眾多高新科技企業,落戶企業超220家。其中,入駐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超800個,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超5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近5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上市企業6家。”
今年,智匯集團與天河人才港、天河區軟件和信息產業協會、中國電信簽約,在元崗·智匯PARK園內搭建“人工智能生態服務平臺”,成立“元崗·智匯PARK AIGC應用普及基地”,將圍繞AI+企業端的服務,著眼于“高增長”“高質量”“智能化”等方面,聚焦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應用,聯合行業上下游關鍵資源,開展行業主題分享、培訓沙龍、交流走訪等一系列產業活動,形成園區企業、AI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的交流合作平臺,以AI助行業革新。
智匯集團攜手天河人才港等單位搭建“人工智能生態服務平臺”
針對園區下一步發展,譚浚偉強調“2024年,我們對元崗一期項目開展升級,此舉不僅大幅提升園區形象展示面和商業休閑配套,還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辦公氛圍和服務支持。同時,園區的升級將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落地于城市更新,生根于產業資源整合,智匯集團從2011年起扎根天河,見證和參與了城市更新升級的全過程。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譚浚偉與團隊為新舊動能轉換找到了新空間,有效助力了天河區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新技術與新業態。
展望未來,譚浚偉表示:“智匯集團將繼續秉持扎根天河的初心,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同時持續聚焦產業資源的高效配置,積極引入前沿的科技與創新理念,為天河培育出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以產業升級為引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城市的繁榮貢獻更多的力量”。
天河人才港作為清控科創運營的綜合性人才服務平臺,將繼續聚焦全區各行業、各領域優秀人才,講好人才故事、傳播人才聲音,為天河區內優秀企業及人才積極對接資源和服務,持續助力科創力量賦能區域產業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