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我這個年紀還能治好這個病,真的感謝,太感謝了!”近日,在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患者余大爺(化名)緊緊握住張紅賓教授的手,連連道謝。此時,72歲的余大爺經過6個月的治療,在與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斗爭中取得勝利。
據悉,70歲以上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老年人通常被稱為“高齡患者”,對這類患者開展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在國內外被視為“禁區”,因此多采取保守治療。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張紅賓教授醫療組通過仔細甄別、綜合研判、環節管理、精準施治,為余大爺制定了精準高效清髓低排的個體化移植方案。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患者順利完成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達到臨床治愈,且未產生移植相關嚴重并發癥。
慕名前來超高齡患者求救
半年前,余大爺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出全血細胞減少,懷疑患上白血病或再生障礙性貧血。余大爺與家屬了解到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腫瘤疾病方面實力雄厚,尤其是張紅賓教授擅長造血干細胞移植及血液疑難重癥的精準診治,是西南地區造血干細胞移植知名專家,成功救治了很多病人。于是,余大爺與家屬專程來到重醫附一院血液內科就診。
醫院接診后,張加敏博士對余大爺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最終確定余大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同時,檢查結果還顯示余大爺患有肺氣腫、糖尿病、高血壓病(極高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膽囊結石、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張紅賓教授介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是由于骨髓當中髓系造血干細胞發生了克隆性變異,導致骨髓髓系細胞的分化、成熟受到了阻滯,而原始的髓系細胞會出現異常增生,導致正常的造血受到抑制。患者通常會出現外周血中白細胞數量或質量異常,紅細胞的數量減少,極易出現多部位出血,甚至伴有視物不清、軀體疼痛、身體乏力、發熱等癥狀,若診斷治療不及時或療效不佳,隨時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
精準研判量身定制治療方案
雖然“超高齡”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禁區”,但卻是治愈余大爺白血病的唯一希望。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張紅賓教授醫療組決定抓住這唯一的希望,勇闖“禁區”,為余大爺搏得生機。
張紅賓教授醫療組通過全面分析、綜合研判,為余大爺量身定制了治療方案——“雙馬+PTCy+ATG”模式:這是一種高效、低毒、清髓、低排的預處理方案,即采用?白消安(馬利蘭)和?美法侖(馬法蘭)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清髓,再通過使用PTCY模式+ATG等免疫抑制治療,以減少或消除異常免疫反應對軀體靶器官的攻擊,從而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減少抑制物抗宿主病。整個治療方案分為誘導、鞏固、強化(移植)三個階段——誘導緩解治療主要是使用藥物迅速大量地殺滅白血病細胞,使患者的血液和骨髓基本恢復正常、癥狀體征消失;鞏固治療是進一步消滅殘留的白血病細胞,降低復發風險;強化或維持治療是鞏固治療之后進行的后續治療,目的是達到治愈或延長患者無病生存的目標。
確定治療方案后,由于余大爺的親友都是花甲之年,不適合捐獻干細胞。醫療組顏新宇主治醫師多次與中華骨髓庫聯系,為余大爺找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團隊合作綜合施治預后良好
一切準備就緒后,張紅賓教授醫療組為余大爺按照定制方案開展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為確保治療效果、減少風險發生,醫療組首先動員與治療相關的所有人“全員化參與”,即血液內科的醫護、患者、家屬、護工都全程參與到余大爺的治療,以便及時發現任何危害健康的蛛絲馬跡并及時處置。其次是“全天候關注”,即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醫療團隊的醫護人員團結協作、分析研判,全力做好診治工作,在時間上無死角無漏洞。最后是“全息化管理”,即系統化梳理——對患者癥狀、體征表現等進行系統器官的梳理研判,找出每個系統的薄弱點,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其它問題作出預判;即時化處理——針對診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無縫連接,及時處置、集體討論并聽取相關學科專家團隊意見;全科化診療——樹立全科醫學理念,隨時關注患者每個器官、系統的變化,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潛在疾病未雨綢繆,邀請相應科室專家及時會診、及時預防、及時處置,集全院力量確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診治。
“醫生治病救人的成功,既需要細心,又需要耐心。這次余大爺能夠成功出院,離不開捐贈志愿者、紅會工作人員等無數愛心人士的參與。患者自身的堅韌、家屬的支持信任以及團隊合力也是移植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張紅賓教授介紹。余大爺在六個月的治療過程中,幾乎未出現過嚴重并發癥。經復查骨髓、STR序列,余大爺造血功能完全重建,體內的白血病細胞也完全檢測不到了,達到臨床治愈標準。
余大爺出院那天,張紅賓教授早早訂購了兩束鮮花,送給余大爺與家屬。余大爺左手抱著鮮花,右手與張紅賓教授激動地握手,張紅賓教授回憶道:“他的手緊緊握著我,很溫暖很堅定很有力量。這讓我深深感受到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張紅賓,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止血與血栓分會委員、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血液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血液學分會委員、重慶市抗癌協會血液分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醫藥協會生物免疫治療委員會常委、重慶市血液學分會淋巴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臨床醫師雜志、中國組織工程雜志、重慶醫學雜志等雜志編委。2004-2005年在北京市中國人民解放軍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進修學習,累計完成造血干細胞移植500多例,為西南地區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家。獲重慶市科委、衛健委、教委課題共4項。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培養碩士研究生10多人次。
擅長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及血液疑難重癥的精準診治(化療、移植、靶向、免疫、Car-T)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袁家崗院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