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老子塔
鹿邑老君臺
鹿邑老子祭祀大典
紀念老子誕辰2584周年拜祭大典在明道宮舉行
鹿邑 八卦臺
紀念老子誕辰2584周年拜祭大典
全國人大代表,輔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文臣
這位出生在河南鹿邑的老先生,成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哲學家粉絲最多的一個人,從德國到歐洲再到全世界,他就是老子,原名李耳,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被后世尊為道教始祖。
他一生唯一著作《道德經》成為世界范圍內譯本最多的一本著作,甚至超過《圣經》。
王大米|撰文
01/???
今年兩會上,來自鹿邑的全國人大代表朱文臣先生,提出《關于支持老子文化和老子故里申遺的建議》,一時間得到了全國諸多媒體的關注。
作為一個鹿邑人,內心很是有些激動,一則,申遺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這樣以來,對老子文化和遺跡的保護就會有一個國際認可的標準在那里作為參照,二則,是否是世界遺產并不比更多人的關注和精力投入去做這一件事更為有價值。
孔廟在2001年就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而我知道老子的哲學思想價值不亞于此。
《紐約時報》將老子列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的《道德經》強調人和宇宙、自然的關系,與人類的普世價值觀本質上是相通的,所以成為世界范圍內,揭示人與宇宙自然關系的最重要哲學著作。
墻內開花墻外香,他的哲學思想在世界上受到的推崇甚至超過國內。有位奧地利的教育家曾說,人類文明的再復興能依靠的是東方思想。東方思想的重要元素,世界范圍內有最大認可度的便是老子。
美國三位頂級學者對老子的《道德經》推崇有加,邁克爾·哈特說:“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則視其為“一本有價值的關于人類行為的教科書。”蒲克明預言未來“《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視、如此高的評價,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最系統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學”。
在世界政壇,把《道德經》作為治國理念參照的還有美國前林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等,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也是《道德經》的忠實讀者。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大聲呼吁: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名言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
在全球商界,英國哲學家克拉克認為“現代經濟自由市場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無為而治。”曾擔任財富五百強公司高級執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經》尊為新世紀的商業理論。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的觀點,就是他的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杰克·韋爾奇依據老子的“為道日損”的思想,提倡“無為式”的“簡單的管理”。
傳統意義上將儒釋道并提,從本質上來講,老子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宗教和養生,老子思想的哲學價值堪稱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最大貢獻。
02/???
從離開家鄉去上大學開始,對老家鹿邑,還未來得及認識就割裂開了。大學加上之后十幾年,一年回家幾次,也都是匆匆忙忙。
在鹿邑,從記事起,初一十五和家里重大事件,家里的大人會去老君臺,傳說中的老子升仙臺,燒香。對鹿邑人來說,這是生活中最大的信仰。家里的神位上也都會供奉太上老君的像,有些會跟佛像供奉在一起。
大家對太上老君的印象是源于老版電視劇《西游記》里的塑造,鹿邑人昵稱他為“老君爺”,是這一方土地的守護神。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去老君臺,看到挽著發髻,穿著道袍的道士時,很是好奇。后來發現,理解中的信仰是存在在節慶和特殊時間的,對將信仰過成日常生活的人,有種驚異。有一次,我問一位燒香的老人,老君爺是道家的,為什么嘴里念阿彌陀佛?老人家說,都一樣都一樣。
后來,因了去一家公益書院工作的原因,晨起誦讀《道德經》,才被這位老鄉的龐大而清晰的人與自然與宇宙的關系的理解而震到。讀來每一句都是金句,排比、對仗、鏗鏗然的音韻,雖不能細致的理解,穴不離經,大概的意思是明白的。
德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家奧特弗利德·赫賈,他甚至說,如果這世界上只保留三本書,其他書都燒掉的話,那《道德經》就是其中的一本。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羅素,就是那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數學家,他對老子兩千年前就有如此深刻的思想,表示不可思議。
對《道德經》這本經典的誦讀一旦開始,就像他老人家所說的,打開了“眾妙之門”。中國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對儒家的理解是它是社會屬性的,講述人跟人之間的關系,比如父子君臣朋友等,所以是中國統治者的正統。
而《道德經》,它闡述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自然宇宙來看待人的成長和行為方式。東西方的思想如果有一架互通的橋梁,一定非《道德經》所代表的哲學思想莫屬。
去年八月份我上過幾節來自美國的一個美術老師的色彩課,以歌德的色彩理論為基礎,這位老師推薦了一本英語的關于《道德經》的解讀。
在課堂上,老師講到了自然的顏色和孩子在不同的年齡,相對應的顏色,其中引述了這本書里分析的關于《道德經》的論述。
我當時有些激動,課間我告訴老師,老子是我的同鄉。老師也很好奇,好奇來自老子故鄉的人怎樣看待老子?我說,在我們那里,他是一位神仙(我沒說錯吧,太上老君是仙界的吧)。老師說,真遺憾。我當時問為什么?他說,他覺得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這句話我一直沒有想明白。后來參加成都的華德福小學教師培訓,清一色的德國老師,在課間交流的時候,我專程問過主課老師,是否知道中國的老子,他說,是的,知道的,一位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我接著又問,那孔子呢?他說,教育家。
德國的哲學家對宇宙自然、人的思考更為嚴謹,更講究邏輯的支撐。也有做比較哲學研究的國外學者認為,德國哲學家比如謝林海德格爾等對老子哲學思想的接受過程是一種歷史重演,他們以他山之石進行自我哲學傳統的更新,老子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啟發作用。
而德國的哲學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產生的影響,我們即便不用百度都能約摸理解。所以,鹿邑人的這位同鄉在千里之外的歐洲得到如此眾多擁躉也就讓人能理解了。
03/???
如果單純把老子當做道教始祖來看待,我是覺得既片面又很可惜。從主觀上講,老子是被后世尊為道教始祖,他并未創立道教。
而道家所尊崇的丹食、醫學、養生、藥學、化學、天文等內容與道德經里所講述的內容還是經過了比較長時間的演繹。所以,當把道士的形象跟老子本人和他的思想聯系起來的時候,我還是有些對不上。
關于他是一位神仙:在中國尤其是河南這片土地上,普通百姓大眾內心有所寄托才能在艱難現實中存活的有些安慰,于是一方水土一方神靈,在鹿邑這個小縣城,所有人的內心里都有一個內化的神,護佑這片土地這里的生靈,便是老子。
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剛面世的時候,很多歐洲人會說,你丫祖先才是猴子變的呢,我們的祖先是上帝造的。
在面對老子,同樣的,鹿邑初一十五燒香的人也會說,這是老君爺,哲學家,他不是。我們習慣于將未來和期待由一位神靈主管,不會將他的哲學思想發展,內化作為人生探索和實踐的重要參考。
對待老子如此,對待佛教也是如此,我們擠破腦袋去燒第一柱高香,但卻少有人在行為上參照戒律。
當然,這本就不是一個崇尚宗教的年代,毋庸提在行為上以此為參照和參考。
老子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義。總是從一個點出發,才能走遠。這個點至關重要,就像對老子的理解,更本真的是什么?我想最起碼的,不是對一尊泥像的跪拜。
比如在老子申遺網發布的朱文臣的建議里,就包括這四點:
1、設立老子哲學思想發展研究基金,由國家文化部門撥付專項資金進行老子哲學思想研究扶持工作。將老子哲學思想研討與傳播計劃列入國家文化戰略層面,系統開發和打造老子哲學思想,將其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2、設立國家老子文化博物館,同時推進老子學院的建立,將老子學院推向海外,以實際課程設置和學習培養師資,以此作為海外學習老子文化的重要研習場所。
3、加強對申遺工作的領導、組織與管理,建議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與省文物局共同牽頭成立省級層面領導機構,由鹿邑縣主要負責人共同參與,成立申遺工作辦公室。
4、全面、精準地把老子文化、考古發掘資料、歷史建筑群風貌保護、周邊環境整治等相關能夠支撐和保障申遺順利進行推進的核心物質遺存及其與人文、自然的關聯,作出整體規劃。以確保盡快完成申遺文本和保護管理規劃的評審,正式由河南省政府向國家文物局提交申遺文件。
離開家鄉18年后,才得以從一個他者的角度來看待我的這位老鄉,心情雜陳,行文忐忑。但慶幸的是,有更多的人在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