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2024年10月11日,公司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根據《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思爾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保薦業務未勤勉盡責,2024年9月25日,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2024年10月25日,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證監會對本案已調查完畢,擬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中金公司為思爾芯科創板IPO提供保薦服務,趙善軍、陳立人為簽字保薦代表人。
經查明,中金公司為思爾芯科創板IPO提供保薦服務,在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包括:未審慎核查硬件設備生產情況、未審慎核查軟件銷售情況、客戶走訪程序執行不到位、資金流水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未審慎核查關聯方借款利息計提事項。
證監會認為,中金公司在為思爾芯科創板IPO提供保薦服務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違反《證券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違法行為。對于中金公司的上述違法行為,思爾芯項目保薦代表人趙善軍、陳立人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在監管部門調查過程中,中金公司及相關人員積極提供資料,配合調查。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證監會擬決定:
一、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保薦業務收入200萬元,并處以600萬元罰款。
二、對趙善軍、陳立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50萬元罰款。
中金公司:誠懇接受處罰
中金公司表示,對于上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所認定的問題及處罰,公司誠懇接受處罰,切實以案為鑒,強化全面整改,堅持以投資者為本,不斷強化執業質量管控,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夯實“看門人”責任,更好服務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上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涉及的違法行為未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情形。公司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正常。
事件回顧
2021年8月24日,上交所受理思爾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因思爾芯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2022年7月27日決定終止審核。
據了解,思爾芯為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證監會2021年12月對其實施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存在虛增收入等違法違規事項。在該公司撤回IPO申請后,證監會對其涉嫌欺詐發行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和審理。
經查,思爾芯在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其《招股說明書》涉及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合計1536.72萬元,占當年度營業收入的11.55%,虛增利潤總額合計1246.17萬元,占當年度利潤總額的118.48%。
今年2月9日,證監會發文稱,已對思爾芯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對思爾芯處以4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董事長黃學良,時任思爾芯董事、首席執行官、總經理Toshio Nakama分別處以3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董事、資深副總裁林鎧鵬,時任思爾芯董事、資深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熊世坤分別處以2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首席財務官黎雄應處以15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監事會主席楊錄處以100萬元罰款。
該案是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發行人在提交申報材料后、未獲注冊前,證監會查辦的首例欺詐發行案件。
6月11日,上交所也開出紀律處分罰單,對其“拉黑”5年,即5年內不接受思爾芯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
責編 張小楠
監制蔣賽賽
來源:中金公司、證券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