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關(guān)注讀書狗子
兩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繁華的朝代之一,但也是歷史上最悲慘的朝代之一。北宋被金人攻破國都,靖康之亂被掠走無數(shù)財物,擄走無數(shù)婦女。而南宋偏安江南,最終還是免不了被蒙古所滅,蒙古人攻破臨安后同樣劫掠無數(shù),皇室公主、嬪妃乃至民間女子都被俘虜北上。
在靖康之亂后,被金人俘虜北上的很多女子都在途中以詞抒憤,有蔣興祖女“漸近燕山,回首鄉(xiāng)關(guān)歸路難”的家國悲痛、也有雁峰劉氏“我生于何處,死亦魂歸”的凄慘飄零。而在蒙古人俘虜南宋女子北上時,同樣有許多人寫下了悲戚之詞。
下面這首《滿江紅》便是其中之一,詞人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嬪妃王清惠:
滿江紅
南宋·王清惠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cè)。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guān)山月。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這首詞是王清惠被元兵俘虜北上途中驛館所作。上闋所寫回憶昔日的繁華和歡樂時光,美好而眷戀。而結(jié)尾處則驀然“鼙鼓揭天來,繁華歇”,一切煙消云散。下闋便承接于此,寫今日大勢已去、國破家亡。一句“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直抒胸臆,字字如泣血。緊接著兩句則描述被俘北上的悲苦。結(jié)尾則詞風一轉(zhuǎn),寫出一種向往天上月宮與仙子為伴的清凈生活。
王清惠雖是女子,但頗有眼界,尤其下闋幾句悲壯慷慨、縱橫議論,如血淚之筆,一派忠烈之氣。這首詞被時人抄錄傳誦各地,深受人們贊賞。但結(jié)尾一句“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則因有些消極低沉而被不少詞家所批評,譬如著名的愛國文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便感嘆其結(jié)尾說:“夫人于此處少商量矣”。同時文天祥還自己執(zhí)筆,以王清惠的口吻仿寫一首《滿江紅》:
滿江紅·代王夫人作
南宋·文天祥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cè)。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厥渍殃栯x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文天祥認為王清惠原詞結(jié)尾一句“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消極低沉頗有僥幸偷生之意。而大家也都知道文天祥是剛烈之人,若是被俘,除死無他想。因而文天祥這首詞的結(jié)尾便以“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則表達出慷慨激昂的決絕之意。看似是以王清惠的口吻改詞,實則是文天祥自己一片丹心的寫照!
不止于此,文天祥還以王清惠詞的韻寫了一首和韻的《滿江紅》:
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后山妾薄命之意
南宋·文天祥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cè)。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有血。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這首《滿江紅》則是文天祥以美人自喻,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貞不渝。一句“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語雖婉曲,但詞意鏗鏘,將其精忠不二如皓月的情操表現(xiàn)地淋漓盡致!后世評價文天祥的詩詞說:氣沖斗牛,無一毫萎靡之色!從這兩首《滿江紅》便可看出。
王清惠的詞真實感人、文天祥的詞熱情激勵,同樣都是當時佳作??上也恍摇⒃~人亦不幸,這千般遺恨,唯有以詞相托了!
↓↓↓更多唐風宋韻,關(guān)注讀書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