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我國測繪經歷了從模擬測繪技術到數字化測繪技術的重要變革,逐步實現了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了數字化產品生產與服務體系的全面建立,促進了地理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但近年來這種數字化測繪技術的“紅利”已基本用完。
那么,應如何認識智能化測繪的內涵?作為企業,應如何在測繪技術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中抓住機遇?本期《天河人才故事》將走進廣州市阿爾法軟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崔秉良,聽聽他的故事。
01
認識智能化測繪的內涵
創立于2001年的廣州市阿爾法軟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天河區一家專注時空信息創新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深研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
廣州市阿爾法軟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在崔秉良看來,我國的測繪經歷了從模擬測繪到數字化測繪的發展變革,已經處于智能化測繪轉型的階段。“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基本上還是模擬測繪。我們去野外帶標尺、經緯儀、測距儀,然后進行白紙測圖,還記得當時上的測繪學概論課就是教授教我們如何在白紙上測圖,測圖回來進行清繪,再制成地形圖。”崔秉良回憶。
受限于這樣的作業模式,測繪產品的生產周期長、更新慢。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國家測繪主管部門組織進行了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科技攻關。“我們那時候也在搞數字化,一種方法是將紙質圖直接掃描成柵格圖(DRM),還有一種就是用數字化儀,將紙質圖一個點一個點地輸進去,達到矢量化的效果。”在測繪行業一線深耕了數十年的崔秉良對技術的更新迭代有著很深的感觸。
數字化測繪的成功轉型奠定了測繪行業在全社會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測繪行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再次面臨技術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因此,如何邁向智能化測繪,實現測繪科技的轉型升級成為測繪行業的熱點。
“智能化測繪最大的特點便是要緊跟時代大潮,將數字化測繪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實現自然智能與機器智能的雙向融合,產生更多更豐富的數據獲取工具、數據處理手段,達到更高效、更智能的數據服務模式。”崔秉良如此總結。
02
智能化測繪應用服務的落地與暢想
在崔秉良帶領下廣州阿爾法積極進行智能化測繪應用服務的落地工作,推出時空知識服務基礎平臺作為基于時間和空間特征、立足于行業知識挖掘和智慧應用的新一代大數據人工智能產品。
據崔秉良介紹,時空知識服務基礎平臺目前已在自然資源管理、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可持續發展、全域綜合整治、智慧海洋管理等領域開展了實踐應用,支撐了中國(德清)SDGs知識服務系統、全球地表覆蓋知識服務系統、秦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知識服務系統、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知識服務系統等在內的十多項應用系統建設。
“時空知識服務基礎平臺”被中國測繪學會授予測繪地理信息自主創新產品
崔秉良表示“過去對規劃有‘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的評價,但通過這個系統,規劃成果像‘連環畫’一樣易于看懂,還能實時了解到規劃的實施是否符合規劃預期,應該重點關注和調整哪些地域、哪些指標。”
“生產有限、應用無限,就像蔬菜種類就那么多,但你可以做出多種花樣的菜肴。測繪數據首先要讓用戶能使用它,愿意用它,反過來又可以激發用戶更多的需求。”崔秉良對于時空知識服務應用的前景充滿信心,也對其難點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目前,我們專業的測繪數據主要還是服務于政府,這樣的市場空間很有限,我們需要研制面向公眾的產品,嘗試將測繪數據貼近公眾應用。”
對于現在火熱的ChatGPT,和眾多測繪人一樣,崔秉良時刻關注著最新的科技發展動態,并為新技術如何與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相融合、促發展而煞費苦心。“如果將大模型技術和時空信息相結合,形成測繪領域的MapGPT,將極大地推動智能化測繪中的服務應用知識化。”崔秉良對未來實現智能化測繪后的愿景有著無限暢想。
03
攜院士工作站在服務大局“嶄露頭角”
天河區堅持圍繞廣州市“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這個核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開展圍繞本區科技創新相關工作,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年,廣州市阿爾法獲批設立“阿爾法院士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陳軍院士及其團隊積極參與,聯合進行科學技術研究,致力于促進“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提升時空知識服務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水平,促成了眾多重點科技項目的誕生與落地,將院士及其團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進行合理轉化,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從數據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轉型升級。
時空信息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
建站以來,阿爾法院士工作站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構建了時空知識服務基礎軟件平臺,并在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劃、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開展示范應用;與相關單位合作共建了自然資源部陸表系統與人地關系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地理科學數據中心等重要平臺;組織和參與了花城院士講壇、時空知識研討會、可持續發展重大項目討論會等多場交流活動,加強了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之間的行業交流,對推動行業轉型和支持地方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運行成效顯著,阿爾法院士工作站已連續三年被評為“廣州市優秀工作站”。
對于下一步計劃,崔秉良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與院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的結合,突破時空信息知識服務關鍵技術,實現從數據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的轉型,做大做強,回饋社會,為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的升級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天河人才港作為清控科創運營的綜合性人才服務平臺,將繼續聚焦全區各行業、各領域優秀人才,講好人才故事、傳播人才聲音,為天河區內優秀企業及人才積極對接資源和服務,持續助力科創力量賦能區域產業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