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985/211工程,以及雙一流工程,其實也有很多實力強勁的院校,還沒有入選。
例如燕山大學,它是機械四小龍之一,顧名思義,機械是它的王牌專業,側重方向是重型機械,例如c919大飛機的研發,燕山大學也有不小的貢獻。
長春理工大學,是國內第一所培養光電人才的高校,王牌專業是光電工程,該校的工科實力,在省內也是前二,僅次于吉林大學。
那么,放棄燕山大學,選擇長春理工大學的那些人,后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為“
很多人喜歡談理工的平臺,無非就是深造和就業。
深造來講,保研的學校在同檔大學應該算可以吧,我們學院保研最低吉大這樣的院校起步,一年有個20多點能保研吧。
至于就業,怎么講呢,找好工作難,相對好點的還是挺簡單的,第一因為學校底蘊、學生素質還可以,第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在長春,有吉大這座大山,很多企業都來,要么去吉大,要么理工、吉大,我們選擇的空間很大,至于常常談論的吉林省某些偏遠地區的所謂重點,幾乎沒有招聘會。
決定你薪資的,是行業,是崗位,是地域,而不是你多優秀。
籠統一點講,你的優秀程度,只是決定了你是否具有選擇的權利,然而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選擇的眼光,所以即使你是所謂的優秀,你也只能在你的認知內縱向選擇。
什么叫認知內縱向選擇,你學了什么專業,覺得就應該干這個,干別的認為需要此工作的相關專業才可以,好像只有銷售才不需要是吧 ?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似乎是,你根本不知道有什么行業,什么崗位,什么公司。
這些東西,名校會教你嗎?
不會,那么這些東西,名校有機會去了解嗎?
是的,機會比理工多很多,企業在名校投放確實比理工多很多。
那么理工不能去了解嗎?
可以。
所以大多數人只是既不做出改變亦或者不去堅持,又對身邊環境不滿產生的無能抱怨吧?
我和我的五六個好朋友們簽的公司,都是很多211、985大學里邊非?;馃犭y進的一些公司,我自己簽的工作第一年年薪底薪在20w左右,我們全國大概招了幾十個人,我在里邊學歷倒數應該是后五,他們都是一些海外全球百強校、985和重點工科211的。
在找工作這條路上我堅持了三年去了解,去實習,去實踐,一直到找完工作都還在了解,判斷。
我覺得我最多算理工市場銷售圈頂尖的就業水平,放到全校可能都不是前一百,理工很多隱藏大牛的,以我面試的經驗來看,很多人都喜歡說什么企業只要985、211,企業雖然喜歡這么說,事實上仍然會給你機會,極少數不給面試機會,至于為什么面試不通過,其實挺多時候是因為自己實力不夠,沒法打破學歷不足的鴻溝。
當然我不是走本專業也不是走純技術,純技術的話,我一個非計算機學院的一個朋友理工本科,拿了阿里的offer ,他們部門有多難進,我和他聊,我說“你們是不學歷除了你都賊牛,他說也不是啊,也有個同濟大學本科的”。
說這些想說什么,總得來說,長理的平臺對你深造和就業來說,絕對對的起你自己的分數。
第一:理工所在的城市,包括背靠吉大這座大山,你找工作的視野和機會,要比很多地域不好的211好非常多。
第二:至于為什么理工絕大多數人年薪都很低,看著985、211的好像都很高(除了那top20,剩下的,其實沒有大家想象中差距那么大),第一吉大里邊優秀的學生的數量要本來就比我們多,不乏很多真的很優秀的同學,但是在理工,你方向性正確的去努力,你仍然可以找工作時候勝過吉大很大一部分人,我和我朋友哪一個offer不是從一堆吉大人里爭取出來的?
哪一個offer放在全國重點大學校招銷售圈都算很不錯的那種。
所以最后重點來了,希望我們理工學子走出校門時候,不要把理工吐槽一無是處,我遇到很多這樣的同學。
第一你無知,壓根不知道理工的優勢之處第二,難道母校名聲臭了,真的對你有什么好處?
其實,在沒有站在理工這個平臺能夠給你的最高點的時候,你是沒有什么資格去吐槽平臺的,理工的天花板你都夠不到,去了吉大又如何?
而且,考到理工來的人,當時能選擇的院校都也半斤八兩差不多,只知道嫌棄理工平臺不好,怎么先不看看自己是個什么樣?
最后,大概所有人都希望理工可以越變越好,只是這個變好,不光需要學校、老師的努力,更需要我們作為學生的努力。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首先說一下缺點吧。
1 .校園小,基礎設施落后,宿舍差
2 .感覺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的指導存在很大不足,學習好的同學保研本專業,考研的繼續考本專業,我可以肯定大多數人是不對本專業感興趣的,如果不自己努力探索,幾年下來頗有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3.有些老師講的真的挺一般的,專業課尤甚,如果不自己想辦法完善自己的只是框架,只是跟著老師走,幾年下來,你會感覺知識是一環扣不上一環,但是大多數老師是很歡迎學生提問題的。
再說說優點吧:
1.學風尚可,不過我們班好像女生學習更積極點。
2 .光電專業還是比較強勢的,喜歡這個專業的來吧,沒什么興趣的,慎重,就算來了,別被溫水煮青蛙
3 .光電口的校友比較多,可能找工作方便點,這個我也不確定,畢竟人家業界大佬大多是光機學院時代的,現在對學校出來的學生還認不認可,人家說了算。
最近的一點感受:以前的時候,我看見學校每年有一兩個清北,若干個浙大的時候,我都感嘆學校的牌子真的是很硬的,作為普通一本院校,最后讀研的去向能這么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同為普通一本的山東財經大學,我發現人家每年能有好幾個清北,再加上好多的復旦、人大,我陷入了思考,我當年除了山財最牛的金融專業進不去,別的專業也有很大的挑選余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