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朋友分享,感覺自己一直因為要不要離職而糾結,反反復復為工作內耗,具體表現就是:
想離職,怕大環境不好,找不到新的工作;繼續干,工作中的糟心事實在太多了。就這樣,離職說了800回,實際行動跨不出半步,漸漸成為了“離職搖擺人”,不知道該怎么破局。
一、離職搖擺,是因為什么?
@momo分享:我已經為離職這件事,搖擺了半年了。早上是一天中最想辭職的時候,午休后辭職的想法沒有那么強烈了,然后第二天又會開始循環。
每次想要離職的時候,會一邊收到大數據的推薦:千萬不要裸辭,現在大環境太差;一邊推裸辭不會餓死。
每次產生離職的念頭就會懊惱之前為什么不提,一邊為工作內耗,但自己確實缺少一點勇氣,害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會空窗多久。
這也是很多職場人的現狀,明明對當下不滿意,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未來可以干什么,覺得未來看不到前景,但是又不敢踏出舒適區,于是就卡在了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復盤了網上很多朋友的工作經歷,一般來說,因為離職糾結,一般是以下幾個原因:
1.這份工作讓你不舒服,但是這種痛苦,也沒有那么一擊致命,讓人產生一種好像可以繼續茍著的錯覺;
2.這份工作始終有一些讓你無法割舍的理由:錢多、事少、離家近、同事好相處……
3.受困于現實因素,例如:自己的錢包不支持離職,或者還沒有找好下家。
基本上,要同時滿足以上的兩三點,才會為了這份工作再三糾結,否則創飛自己的工作太多了,分分鐘就遞交離職申請了,也不會為此反復糾結。
二、為什么說,不要為離職糾結?
反復糾結的第一個副作用就是內耗。
一旦有了辭職的想法,它就會在腦子里瘋狂生長,讓你每天都在“離職”和“再堅持一下”之間反復橫跳。
這種拉扯會把你的精力消耗在自己和自己較勁的過程中,導致工作狀態出現了問題。
更可怕的是,長時間的自我拉扯,情緒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辭職這件事,成了比上班還要心累的存在。
反復搖擺的第二個副作用就是:假性舒適,成長有限。
網友小e分享:上一份工作,因為離家近加上同事關系還行的關系,雖然并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但是感覺工作也能按時交付。
直到朋友指出,自己每天處理的都是重復的工作,沒有得到成長,她才恍然醒悟,在職場最重要的新人成長期,自己一直得過且過,能寫進簡歷的東西其實不多。
這種狀態的壞處在于:你偶爾會產生現在這樣的生活也還不錯的幻覺,好像就這樣保持下去也挺好的心態。
長此以往,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成長,想要重新求職,自己的競爭力又比不上同齡人,工資的漲幅也比較有限。
三、如何擺脫離職搖擺心態?
當我們自己因為離職搖擺,甚至因此陷入內耗之后,可以先從以下角度,分析現在遇到的問題:
1.暫時遇到問題想要逃避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都會遇到難題,或者是工作量太大、或者是任務太難,或者是與同事或者領導相處不和諧。
這都是一些產生壓力的原因,會讓我們感到疲憊。遇到困難有畏懼和退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難免下份工作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這個時候可以在心底問問自己,這些問題是不是能解決的,積極解決相關問題。
2.努力過了,但實在熬不下去了
俗話說:面對看不慣的事物,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滾。
如果真的已經努力過了,但是發現實在不能忍受現在的環境,如果確定了想要離開,制定計劃,預留一段準備時間,然后按照計劃執行。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的不同階段,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模板”。
很多人反復因為離職與否而陷入糾結,但是這個問題本來也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直接開始去做一些助力你離職的具體事情,比如:學習新技能、考證、準備簡歷,投遞簡歷,才有可能在行動中得到具體的答案。
作為打工人,辭職是一個重要的決定,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沖動而草率行事;也不要為了一份工作反復消耗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猶豫不決的時候,聽從自己的內心行事,給自己一點時間,當下的困境,終會撥云見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