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10月1日
有一位世紀偉人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
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從那一刻起
中國人民當家做了主人
從那一刻起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入了歷史的新紀元
從那一刻起
億萬中華兒女的脊梁更加堅挺
從那一刻起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的偉大征程上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砥礪前行 踔厲奮發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鑄就了一個又一個世界輝煌
譜寫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史詩
這不朽奇跡讓我們由衷驚嘆
這璀璨輝煌讓我們激動興奮
這壯麗史詩讓我們倍感自豪
這驚嘆 興奮 自豪
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凝聚著
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和中國精神
在百廢待興 破舊立新的建國初期
為了保家衛國
黨中央審時度勢 英明決策
領導中國人民志愿軍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組織的聯合國軍
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這場立國之戰的偉大勝利
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用忠誠與堅守
鋼鐵般的意志和無畏犧牲的奉獻鑄就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譜寫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功勛卓著的壯麗凱歌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祖國建立了完備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
填補了電子工業 石油化學工業 原子能工業領域空白
農業和水利建設初見成效
1973年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成功問世
解決了億萬中國人把飯碗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的大問題
在水利是農業命脈的這個科學論斷的指導下
祖國大地共建成84000多座中小型水庫
這些星羅棋布的水庫
至今還在農業灌溉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祖國的航天技術令世界驚嘆
祖國堅持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和雖遠必誅的原則
以百折不撓 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
成功發射了”兩彈一星”
讓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
蠢蠢欲動的帝國主義
從此再也不敢小覷東方蘇醒的巨龍
祖國堅持反對腐敗 反對封建迷信
清除黃賭毒 掃除文盲 帶領人民群眾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實行計劃生育的舉措
在神州華夏蔚然成風 贊不絕口
祖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則
1971年會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利益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成功訪華
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百花齊放 欣欣向榮
小說《創業史》《青春之歌》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
歌劇《江姐》
舞臺劇《紅色娘子軍》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等
優秀文藝作品如雨后春筍涌現
高等教育和衛生醫療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成功
1972年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
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 霍亂 血吸蟲病 鼠疫等得到有效防止或滅絕
全社會熱愛英模 崇拜英模引領風尚
涌現出大量英雄模范人物
焦裕祿 王進喜 雷鋒
錢學森 李四光 錢三強 茅以升
鄧稼先 郭永懷等一個個名字
宛如一把把火炬
不僅照亮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星空
也成了我們學習致敬的時代楷模
在改革開放時期
社會生產體系逐步建立健全
物質產品極大豐富
那種靠糧票 布票 油票 肉票 糖票等購買物質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
祖國的國際地位也持續提高
中華民族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這是不可逆轉 銳不可當的事實和現實
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貢獻和擔當
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國際化更加彰顯
泱泱大中國已經全面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
工業產品遠銷世界各國
市場主導 內外商加大投資
祖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示范
祖國在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位居科技前沿的高溫超導體研究
拓撲物態領域系列研究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
特別是在人工智能 5G通信 高速鐵路 航天科技等領域
祖國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展現巨龍騰飛的強大科技實力
高速鐵路網絡 跨海大橋 城市地鐵建設的速度和規模在全世界遙遙領先
展現了中國氣派和中國形象
以不可爭辯的事實
成為催生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成為中國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特色標志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祖國政通人和 國泰民安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八項規定讓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發生了深刻巨變
黨在革命性鍛煉中更加堅強有力
自我革命意識更加自覺和堅定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脫貧攻堅戰取得歷史性勝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催人奮進
更加凝聚力量 鼓舞人心
祖國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祖國維護了國家安全的能力令全球矚目
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
寸步不讓 永不妥協
多管齊下加強社會治理 構建和諧社會
平安中國建設能力躍升有目共睹
祖國全面推進特色大國外交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贏得全社會廣泛贊譽
祖國的制度優勢更加凸顯
全面深化改革 加強改革頂層設計
堅決破除各種體制機制弊端
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
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已經形成
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堅如磐石
我親愛的祖國
從一百萬年的人類史中走來
在一萬年的文化史中滋養豐盈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薪火相傳
在一百多年的奮斗史中艱辛探索
在七十五周年的發展史中闊步前進
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
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發展
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連續性 創新性 統一性 包容性 和平性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
以千帆并進 百舸爭流
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
以踏石留印 抓鐵有痕的作風
以滾石上山的精神
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中
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為全世界謀大同的初心使命中
譜寫更加璀璨的輝煌
在踐行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的大格局中
書寫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的壯麗華章
雷學剛簡歷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教授、文博研究館員、重慶市博物館協會秘書長
雷學剛,男,1966年10月出生, 土家族, 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教授,文博研究館員,重慶市博物館協會秘書長
工作經歷
1984年10月—1994年2月 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管線管理團政治處宣教股干事
1994年3月—1995年3月 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管線管理團一營納赤臺泵站政治指導員
1995年4月—1997年3月 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組織科正連干事
1997年4月—1998年8月 解放軍總后青藏兵站部汽車第35團政治處組織股長
1998年9月—2002年6月 解放軍軍需大學政治部組織處正營職干事
2002年7月—2003年7月 解放軍總后西南軍用物資訂購局政治部副團職干事
2003年8月— 2004年9月 解放軍重慶后勤工程學院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
2004年10月—007年1月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調研員
2007 年2月—2010年8月 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
2010年9月—2014年6月 重慶市川劇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2014年6月—2019年5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辦公室主任
2019年5月—2020年5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陳列展覽處主任
2020年5月—2020年10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宣傳推廣部主任
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策劃發展部主任
2021年1月—至今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策劃發展部文博研究館員
2019年11月—至今 重慶市博物館協會法人、副理事長、秘書長
2024年1月—至今 擔任重慶中共中央西南局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2024年6月 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24年11月 加入中國散文學會
所獲榮譽及作品
2019年被市人社局和市文化旅游委評委文物文博研究館員
2023年榮獲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
榮獲第六屆重慶市發展研究獎二等獎、重慶市文化系統“學習十九大建設文化強市”主題征文一等獎、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先后在省部級以上報刊發表各類文章200余萬字,出版文學作品《在水一方》《楚風渝韻》《錦蘭馨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